挖荠菜
2025-04-01 08:57:45
查日云
每当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日子里,我都要去田野里走走看看。这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春风一吹各种植物都露出头来。这时就会发现,田野、路边、小河边长满了各种野菜,荠菜、蒲公英、蒿子、野葱、芹菜、马兰头、马齿苋,这些野菜都不错,可我最钟爱的是荠菜。
住在乡村的时候,春天我就提着竹篮去野外挖荠菜,挖好后回到家里,母亲把荠菜洗干净,切碎,再打两个鸡蛋,放上面粉,搅拌均匀,加点调味品,煎成饼吃,喷香可口,吃了令人回味无穷。荠菜开白色的小花,还有心形果实,看起来非常漂亮。家乡有民谣:“三月三,荠菜开花赛牡丹。”按老传统,三月三这一天,都要去野外采一些荠菜煮鸡蛋,还会把荠菜花挂在门头和锅灶上,以消除灾难,祈福纳祥。
相传某年的春天,神医华佗路过一个村庄,那里的村民莫名其妙地生了一种头痛病,华佗见状让大家在地里采集了一种野菜,将其和鸡蛋煮熟了一起吃。没想到吃了这种野菜煮鸡蛋之后,村民们居然都好了。这种野菜就是荠菜,而华佗来的这天恰逢农历的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就保留到了现在。久而久之,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寓意老人腰腿不痛,青年百病不生,孩子聪明伶俐,茁壮成长。
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不起眼的荠菜,被人们视为“粮食”,挖回家放在锅里煮一煮就能吃。红军长征时期荠菜就是我们红军战士保命的野菜之一。据说杜甫也曾经靠着荠菜度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
古人认为“物以稀为贵,食以野为奇”,而荠菜在野蔬之中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从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到南宋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再到清朝郑板桥的“三冬荠菜偏饶味,九熬樱桃最有名”,荠菜被历代文人墨客咏吟不绝。
住进城里后,自己不挖荠菜了,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好时节。去菜市场买菜,看到很多摊主卖荠菜。口感鲜嫩的荠菜,我感到十分的亲切,就买两斤拿回家,要老伴包饺子吃。
荠菜能充饥饱腹,还受到很多人的偏爱。其实荠菜是十字花科植物“荠”的通称。又叫荠荠菜、扁锅铲菜、菱角菜等等。荠菜还有药用价值,它清热解毒:荠菜性凉,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热病、痈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消炎止痛:荠菜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等成分,能够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促进消化:荠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增加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有利于消化吸收;降血脂:荠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还可将新鲜荠菜用开水煮过后捞起来放凉,滤掉水分,分成数份,用保鲜盒装好,放入冰箱冷冻。冬季需要食用时,取出来解冻,过开水,可作汤或凉拌、炒菜等。
如今生活好了,荠菜又被人们重新赋予了养生保健食品的称号。有一位智者曾说过:“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那么品尝春天,就先品尝一下荠菜炒春笋。荠菜吃起来清新香甜,春笋鲜嫩爽口,这就是风味独特的春天味道。
稿件来源: 芜湖日报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