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父与女

2025-02-24 10:32:48

  鲍山宏

  有20年的时间了,父女俩没好好说过一句完整的话。

  父亲当过兵,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复员后在一家国企工作。女儿是家中4个孩子中的老大,恰逢上山下乡的热潮,初中毕业,女儿就在父亲的支持下,就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下乡当农民,女儿无怨无悔。父女间的矛盾发生在女儿下乡的3年以后。那时,许多下乡知青,招工的招工、当兵的当兵、考学的考学……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离开了。但耿直的父亲就是不肯给女儿出一点力。即便后来父亲因为身体不好办理提前病退,可以名正言顺地解决一名子女就业,女儿满怀着希望,这也是女儿返城再好不过的机会。但父亲再一次打破了她的愿望:父亲选择了最小的儿子。

  女儿多年的忍耐与怨恨终于在那一刻爆发了,她痛哭流涕地与父母狠狠地吵了一架,她发誓和父亲断绝父女关系,最后头也不回地摔门而去。

  最终,女儿还是返了城,再后来,女儿恋爱成家。但,这一切都没有父亲参与,也没有与父亲进行过交流沟通,甚至没有回过一次娘家。在女儿看来,父亲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她,回家?哪儿还有家,何必呢!

  父女关系有所缓解,是随着父亲的越来越老弱,还有就是,女儿自己经历了人生的一些坎坷磨炼。

  返城后,女儿先是在一家工厂上班,后来厂子不景气下了岗,小夫妻俩自谋职业做起了生意。日积月累,多年的打拼也让夫妇俩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女儿的内心逐渐平静,慢慢抚平了对往日旧事的怨气。特别是当年顶替父亲的弟弟,后来也下了岗,这个执拗又不服输的女儿才渐渐与父亲走近了些。女儿私底下也开始给父亲买衣服、营养品等,但从不自己送去,也不让送去的人告诉父亲东西是她买来的。

  这一年,父亲突然离去,匆忙得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留下。

  送走了父亲,子女们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在某银行的大额存单。存单清晰地注明有密码。弟妹们就拿着存单,带着父亲的身份证到银行去兑现。他们试过一个又一个密码,均告失败。大家提出将存单或密码挂失,到期后再将钱取出来。银行方面说,办理挂失,必须存款者本人才能这么做。无法通融,这是制度——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了。另一种方式就是去做公证,但这不仅要付一笔费用,还要求所有的子女都到场,很是麻烦。

  最后,这张存单还是转到了女儿的手中。女儿去了银行,仍是一遍又一遍地按着想象中的密码。

  弟妹们说,姐,没用的,这些我们都试过了。

  柜台里的人说,想想看,你们还有谁的没有试过。

  就姐的没有试了。弟妹中有人低声地提醒说。

  女儿一扫眼,说,我早就是嫁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了,再说了,老爷子要留也不会留给我。

  但随手还是摁了几个数。

  短暂的几秒钟停顿,柜台里发出欣喜的笑声,对了,对了,这回对了!

  话音未落,柜台外就听“哇——”的一声,女儿失声痛哭。

  父亲的密码极其简单,就是女儿手机号码的最后六位数。而父亲在有生之年,只打通过女儿一次手机电话,但,就是这一次,女儿听清了是父亲的声音后,直接挂了电话,并拉进了黑名单。

稿件来源: 芜湖日报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