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山暖阳
2025-01-13 09:11:09
溪流
寨山的美不只是在它的风景,还在于它的谦逊的品格。
当地有一句民间说法叫作“远看蛇山高,蛇山打不到寨山腰”。当然这句话其实是一个物理透视原理造成的,近大远小的原因吧。我们站在寨山之巅真正感受到了这一点,因为寨山把自己的美丽掩映在长江岸边的群山之中。虽然它实际测量高度是繁昌区最高峰,但是它对外一点不张扬。这说明寨山不显、不露。
寨山是静穆的。尤其是冬季,这里更加静穆,山体稳重、庄严、宁静,没有外界的干扰。当日阳光正好,虽然已经是隆冬,预报气温还是11摄氏度。我们一行四人在山顶,盘腿席地坐在野炊毯上,享受着这份宁静,享受着较海平面距离太阳近了477.2米的阳光。芜湖市区、铜陵长江大桥尽收眼底,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天然洲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展开。
寨山是灵动的。站在山顶,面朝北方,长江就在眼前。作为生长于长江边的我们,这是换一个角度遥望长江,它宛如一条蓝色丝带,灵动地镶嵌在皖南的丘陵中。江面点缀着川流不息的航运船只,让这幅美丽画卷更加灵动。俯览南面的山脚,一汪小水库,岸边有一位老翁独自一人正在垂钓中,享受着“一壶酒、一竿身”的快乐生活。
寨山是热情的。寨山因主峰形状酷似一口倒扣的大锅而得名。客人来了有美食,当然少不了烹饪美食的大锅。寨山用它随时准备着为客人奉上一桌丰盛的特产和美食。在半山腰,有三块并排石崖伏身昂首向着上山的道路。它们好像很有灵性地在说,欢迎光临!在山顶,我们发现上面的多处石崖都昂首向前,欢迎着游人。山中树木和毛竹也都展开枝叶,向游客招呼着。
寨山是包容的。穿梭山中,除了杜鹃之外,我们见到很多不认识的植物。虽然我不是植物学家,但是,还是能够简单地判断这些植物不属于一个类型。一位随行的园艺专家不停地介绍树木的品种,虽然记得不多,但也开阔了视野。在他的提示下,我才认真观察了林间植物。只见林间高低错落有致,上有参天大树、直插苍穹,中有低矮的小杂树,下有绿油油的野山茶,所有植物在这里面共生共存。
我爬寨山不仅是选择冬天,而且是选择了这条陡峭的小道。虽然有多人推荐了一条比较平缓的道路上山,但是在这条陡峭的小山路我欣赏到别样的风景。从这条道路上山是山的阳面,冬日暖阳一直伴着我们直到山顶。走过一个山里人家的小村庄,穿梭于青翠的毛竹林,再在灌木丛中拨开树枝向前推进。树木和山石好似拥抱着我们,我们脚下是各种落叶,黄色、灰褐色,踩在脚下软软的,落叶保护着我们的脚和膝关节,也托举着我们向上。走路时时在意、处处小心,随时要用手抓一下路边树枝,或者弯腰俯身四肢并用向前行。同行者笑着说,爬山,就得这样弯腰爬。我说,这才够带劲,因为这样的爬山有我的主动参与。偶尔有小的斜坡式的石岩,感觉是在攀岩,我现场想出一个名词说这是“小攀岩”。妻子也说从这条路上山感觉置身大自然,找到孩提时代爬山的感觉,这才叫爬山。大家一致认为,这比上周我们在皖南某个景区的爬山更加像爬山,因为那个景区的山道有台阶,闭眼都可以登顶,甚至有人边爬山还边看手机,毫无参与感地爬山。
冬天爬山,有着别样的景致。虽然是隆冬,寨山的色彩仍然不显单调。无论是树、石,还是竹子,它们的形、质、色、纹、韵别有一番味儿。首先是毛竹,金色阳光洒在枝头上,翠绿上好像套了一层金黄。毛竹在绿色与黄色两种近似色的和谐中更显挺拔,像一把把钢枪直插苍穹的蔚蓝。这个季节杜鹃花是没有叶子的,但丝毫不显枯萎,无数含苞待放的花蕾正在孕育着新的生机。杜鹃树虽然隐藏在灌木丛中,但还是被我们同行的园艺专家一一识别出来了。每发现一株杜鹃树,我们都站在树前研讨一番,数着杜鹃花蕾,想象着满山的红杜鹃,规划着春季再过来欣赏红杜鹃。眼前山景是美丽的,憧憬更加美好!
稿件来源: 芜湖日报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