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孙以栋老师
2024-11-13 09:26:12
一个平常的清晨,我打开手机,突然刷到了网友在空间发的一条消息,得知孙以栋老师已于昨日下午驾鹤西去了!悲痛的心情顿时涌上心头,让我一时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又想起,就在十天前,我和孙老师还通了微信。再次得知他的消息,竟是老人家已撒手人寰!
孙以栋先生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文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在繁昌横山中学上学,他就在这所学校当语文老师。他习得一手好字,无论是钢笔字、毛笔字,还是粉笔字,都写得洒脱自如,灵动飘逸。1960年,孙老师从安徽黄麓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后被评定为语文一级教师。
我参加工作后,没有放弃写作的爱好,也和孙老师交往得很频繁,渐渐地和他成为了文友。孙老师的语文造诣很高。1984年,他的散文《金陵四题》刊发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天津《散文》月刊上,随后又有多篇佳作分别刊登在《芜湖日报》《大江晚报》《繁昌报》《繁昌群文》《谷雨》等报刊。他还在《安徽教育》上发表教学论文,后又完成了一部10多万字的教学专著《审美与作文》。这本书于1993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在省教委评选安徽省教育科研成果中获得三等奖。2015年4月,他的散文集《横河流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文集有30余万字,也是孙老师一生写作的结晶。
孙老师一生勤奋创作,他先后加入了芜湖市作家协会、安徽省作家协会,是繁昌区知名度很高的作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孙老师牵头,组织横山一班文友成立了“映山红”文学社,并且自费编印交流刊物,为本地及周边的文学青年提供了一个创作园地。孙老师还组织大家一起上文学创作辅导课、进行文学采风活动,对大家交上来的稿件,他也十分细心地给文友们修改、润色。他还精心地策划每一期《映山红》的版面。
退休不褪色。离开工作岗位后,孙老师坚持发挥余热,服务社会,为繁阳镇几个社区的老年学校义务上课,在区老年大学开设讲座。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文学创作热情,经常和我们一起参加芜湖市作协、繁昌区作协开展的文学讲座、采风、征文等活动。去年,孙以栋老师已经是83岁高龄了,却仍然坚持参加由繁昌区荻港镇人民政府主办、区作家协会承办的“寨山杯”征文采风活动。并且,由他精心创作的散文作品《鹊屿江光板子矶》还获得了征文三等奖。甚至在2024年5月12日——病重期间,他还在给《繁昌报》副刊投稿。也是这一期的副刊,刊发了他最后一篇4000多字的散文《陆游的诗茶人生 》。古人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孙老师的真实写照了!
孙老师西去的前十天,还十分关心我的散文集《春天的声音》的出版情况。听到我说,出版社的编辑还在三审三校时,他询问我是否能把书的封面设计和芜湖市老作家何更生为散文集所作序文发给他看看,我立刻发给了他。他看后的第三天,在微信上回复我:“书的版面设计素雅、美观大方!”“何更生的序文,对你的大作评价很好,而且真诚、平实、中肯。”这就是老师的最后留言,言语中,仍然满满的都是对学生、对文学好友的真诚关爱和真切关心!
斯人已逝,我却时常感到孙老师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由于他一直瞒着我已患癌症的消息,因而我十分遗憾没能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及时地去看望他。想起他还和我约定好,等我的散文集出版了一定要赠他一本。然而,书还未出版,老师却已驾鹤西去!遗憾、遗憾!却也只能徒留无尽悲痛、悲痛!
昔人已乘黄鹤去,但在时光的长河里,孙以栋老师将一直带着和蔼的笑容,鲜活在他最关心的后辈们的心中。他的谆谆教导、无尽关怀将和他的精神一起,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