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上马是个村

2024-08-21 08:16:22

  多年前,曾写过一篇题名《范冲是条冲》的文章,发在网络论坛上,这篇文章在家乡范冲反响很大,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网络传播的力度与神奇,此文后来在《河南文学》上发表。受此鼓舞,我有了续写邻村上马村的想法。但计划没有变化快,没想到的是,2004年上马村与范冲村合并成了范马村,既然上马村不复存在,也就断了写作此稿的念头。

  转眼20年过去。写一写上马村的想法又在头脑中闪现,想对曾经的上马村做个回顾或纪念,题目就叫做《上马是个村》,与《范冲是条冲》两相呼应,形成姊妹篇。这样一来,范马村的人文风貌就相对完整,于我,也感到欣慰。

  与范冲村比较而言,上马村版图相对集中,林业资源更为丰富,上马村曾有马冲林场、阳塘林场、果头山林场,是名副其实的山村。上马东邻峨山、南望中分、西连范冲、北接铁门,地理位置略有偏僻。但正基于此,安宁与沉静成就了上马村的好山好水好风景。

  铁门闩是这方河谷平原的起始地,也是上马村的进出口处,更是繁昌南面通向铜陵及南陵的咽喉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远的不说,单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发生过多次战事。1939年11月繁昌保卫战期间,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率支队司令部进至铁门闩,靠前指挥战斗;1940年5月3日上午,新四军五团一营两个连在铁门闩东侧山地设伏,击杀日军经此通过的运输队,取得胜利。村后的山峦上至今留有碉堡遗迹,那是川军某部为狙击日军南犯时所建。

  铁门闩算得上当地大村落,近百户人家顺山形走向排在山脚下,也有落在半坡之上的。门向西南,与“案山”白马山相对。因地势所限,村庄布局狭而长,房屋相当紧凑,兼有江南小镇的徽风遗韵。据说最早来此聚族而居的是牧姓人家,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牧氏家族在铁门闩一度兴旺显赫,后因某种原因逐渐式微。到了上世纪初,因外姓的加入,铁门闩由聚族而居的旺族村落沦为多姓混居的杂姓村庄。

  一个村庄的形成,皆有着历史或环境上的成因,铁门闩自然也不例外。铁门闩背靠青山一脉,面向沃田河谷,有柴可烧,有田可耕,兼有山区、圩区的双重特点,这对于农耕社会至关重要。溪流穿村而过,水坝贯穿田畴,浣衣洗菜方便,农田灌溉简易,且水质洁净,捧掬可饮,自然环境天成,地理位置独特,上通赤滩古镇,下达繁昌县城,交通便捷,是块难得的好地方。为维护这一格局,清朝年间,村口下方处修了一道拦水埂,用以改变流向,形成溪水回环,埂上植树,保端避邪。日久天长,拦水埂上那棵巨大枫香,夏日绿荫蔽天,成为路人歇乏、村人闲谈之处,深秋红叶似火,数里之外显见,成为地方标记。1944年秋,这棵古枫连同中分村栗树园里的百多棵巨栗及周边一带的巨木古树,皆被占据当地投靠日伪的“独立方面军”砍伐殆尽,用于烧炭,装船下江贩卖,这些“黑头鬼子”军纪败坏,当地民众深受其害。

  近几年,已成为美好乡村的铁门闩,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村内设有公厕、村展馆、运动场、民众大舞台等设施,让这个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重放异彩。

  沿乡村公路左拐上行,一路溪水牵引,里许至红星村民组。红星组原名上马石,是方圆百里的标志性地名。上马石有来历,当地传言,明朝时期,八角园(当地村名)出了武状元,朝廷派人带马前来迎接状元上京,当地百姓特置台阶形上马石置于村口路旁,以方便朝廷官员下马上马,以显乡亲对状元上京的欢送,之后状元探亲回乡亦踏此石下马,回京踩此石上马。及至后来,乘马的达官贵人每每路过此处,也借此石下马停歇,意在沾一沾一方吉祥,然后上马再赴前程。繁阳望族在这一带多有林场田产,主家看租收租皆骑马出行,习惯借此石上下马,久之成俗,上马石成为此处村庄的代名词。据说这磴上马石在路边置放了数百年之久而完好无损,直至上世纪中期,村路拓宽,上马石因失去用武之地,被当地居民搬去垫了墙脚,从此不见天日。石虽不见,上马石之名却流传下来。上马大队及上马村据此舍掉石字取名上马沿袭至今,也是对当地人文传承的一种纪念。

  过红星村民组再前行百米,芜大高速路赫然横在眼前,穿境而过的高速路将青山村民组一分为二。过高速路孔桥,眼前呈现的便是那口千百年来一直流淌着的古泉,泉口激水涌动,哗哗有声。泉口下方建有矩形水池,用来浣衣洗菜。此泉水质清澈,冬暖夏凉,即便是久旱大旱之年水势依然不减。涌动的活泉灌溉着下方千亩农田,也是峨溪河的主要源头。我在《峨溪河的源头》一文中专有描述,在此不再赘言。

  但凡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还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繁昌有个养猪大户李长贵,他就是青山村民组人氏,猪场离泉口不到百米。当时养殖规模不是很大,可名气不小。他的事迹登报纸上电视,吸引四方民众纷纷前来捉猪逮仔,养猪产业风生水起,是繁昌名副其实的养猪能手、致富典型。

  青山的徐二哥好客,我多次随友人去他处喝酒(二哥是友人的本家堂哥),二嫂好厨艺,每每烧得一桌好菜。记得有次酒后,二哥引我去他家对面的兄弟家看兰花。那盆兰花种在置于墙头的旧脸盆里,人未进院即闻兰香。我从未见过如此葱茏好看的兰花,一盆之中多个梗茎,细数之下有二十多枚花骨朵。主人说是女儿燕子前年寒假上山扒松毛时发现挖回的。我用相机拍下,配上一段文字,发在一家晚报副刊上。花开家旺,就在那年,这个叫燕子的女孩考入名牌大学,当年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为大学硕士生导师,村委会将她的照片张榜上墙,宣传家乡出了人才。二哥平日除种点责任田外,还喜欢整理院落,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院里打理得赏心悦目。当然,在院内栽花种草的人家上马村很多。生活条件好了,普通农家也讲究院落布局和家庭美化,这是生活水平提升后,普通农家审美爱美的自然体现。

  继续沿高速路一侧的村路东行,右拐再过高速路桥洞上行,一路有少量梯田,又一里至马冲村口。一左一右两口水塘,山影倒映,水碧山青。马冲落在峒山西南的山坳里。村的四周遍布毛竹,一股山泉从山冲深处汩汩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常去马冲拍照,村上鸡叫狗吠,孩童嬉闹,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多数人家忙着副业,打稻箩编竹篮,制竹椅绑竹床,家庭成员相互配合,其乐融融。如今这样家庭作坊式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留下的只是乡愁记忆。

  村里最早的住户姓马,村口处曾有马家祠堂,如今已荡然无存。时代更迭,后来同系峨山乡东岛的李姓在这里开枝散叶,渐成李氏新族,人才频出。二十年前,得知住马冲的李德学老师退休在家,前去拜望。李老师一手好文笔,已发表小说若干,后来集结成《往事如烟》,厚厚一本,好看耐看。另一部是近年完成的长篇《遥远的方家冲》,写的是故土的人物命运,一波三折,形象生动,乡土气息浓郁,故事性强,有马冲人物原型,读来十分过瘾,我用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李老师能写出这么好的小说,一方面呈现出他的文学才华,一方面离不开马冲山水人文的滋养。近些年他随子女住在芜湖,偶尔回繁。

  去年深秋,与马冲娘家人的李嫦女士同去马冲拜望李德儒老人。翻了一下李氏家谱,请老人家唱了几首原汁原味的当地民歌,饭后又听他讲述抗战时期新四军三支队在马冲活动的一些情况,内容较为丰富。谭司令住马冲李法祖家;在村口栗树林中给指战员作报告;李德儒家是部队伙房,至今留存着一方新四军切菜用的长方形案板——这方面的文章有文友写过,限于篇幅,不再复述。

  由于谨防山体滑坡,大部分村民迁出马冲,安排在城区住家。原马冲居住人口越来越少,仅剩下一些在此住惯了的不舍离去的老人。那次去马冲探访,村里静悄悄的,只见到路边小屋门口的一位大妈和另两位同样上了年岁的老人,还有村路上几只漂亮的大白鹅。正是深秋时节,柿已熟透,挂满枝头,却无人采摘;人家门院紧锁,院里长满了蒿草。这个曾经人口众多、烟火旺盛的皖南山村,如今显得十分安静、冷清,不禁让人感到失落与淡淡忧伤。

  八角村民组处于上马村的中心位置,落在山口转弯处,也是两条溪流的汇合处,风水学说是适宜居住的聚财吉地。对八角这个称谓我颇感疑惑。不知这个八角的具体指向。八角是什么呢?是古时此处的庙宇屋角还是所建凉亭上的翘角?是兽角还是文物?思来想去不得其解。后来有老人告诉我,很久以前,这里是白果树林(银杏),人称白果园,口误成八角园,后又将“园”字去掉简称八角。有同学张正标,从前开碾米机上门服务,后种田户不种田了,吃粮买米,失去市场后改行养猪,前几年又办了锅巴厂,生意兴隆,产品远销各地。除了他一家,上马村另有两家,均在小朱冲,一家在村口,一家在冲里,好在锅巴厂并无噪声污染,对地方环境影响不大。

  阳塘村民组与八角村民组几乎是连在一起的,阳塘村民组有两口山塘:一曰清水塘,一曰阳塘。不知怎么,杨塘被写成阳塘,肯定又是笔误,就像铁门闩写成了铁门栓,枫屋写成了丰屋,让人啼笑皆非。那清水塘的水是真的清,因是山泉水,清澈见底,可见鱼儿游动。塘埂南侧的半坡上,散落着一些人家,毛竹绿在其间,人家之间多崖多石,尤显山村特色。

  阳(杨)塘之所以称为阳(杨)塘,是因为挖塘建塘之时,塘中央位置原本有棵古杨树,故取杨塘之名。该塘面积不小,实属小型水库。塘埂下的梯田一直铺到八角园。我初次到了杨塘,即被此处景色吸引,这里山水交融,空气清新,地势陡高,环境幽静。库梢后面六房冲里竹海茫茫,大量输出的毛竹是村民的绿色银行。

  邦元家住在塘埂下方的山脚下,出门即田,门前溪水四季长流,一棵高大的白玉兰立在院前,早春时开花如雪,老远就能看见。他是乡村厨师,专事上门操办红白喜事。得闲之时种着门口几丘责任田,种油菜种水稻,养鸡养鸭,自产自销,倒也自得其乐。春日山上采茶,冬日竹林掘笋,雨后捡地衣、拾山菌,生活充满趣味。有次在他家小酌之后,说到门口的风水,他忽指着南面山峦上的石峰,说那里有处景点:山崖之上有奇石如双人而立,即是传说中的婆媳石。问其此石来历,说古时战事征兵,村里某户人家有父子二人,为保家卫国奔赴疆场征战未归,婆媳二人思念难耐,常结伴攀至山崖高处,眺望来路,期盼能见到父子二人凯旋的身影。但每每伫立良久失望而归,泪洒衣襟。婆媳相依为命,洁身自好,勤俭持家。她们的坚贞情操感动天地,待婆媳二人双双逝去,二人站立之处幻化成石,形如婆媳二人,人们称其为婆媳石。此石历经风雨,屹立不倒。此传说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地方民众受此熏陶,男儿有家国之志,女子有坚贞情怀,于地方教化风气淳良起到正面影响。观婆媳石位置在铁门闩南两公里中分村东一点五公里处,从六房冲可上去,将来有望辟为景点也未尝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阳塘村民组通过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科学管理,此举对乡村振兴、美化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上文中提到朱冲,朱冲分为大朱冲和小朱冲,两冲之间只隔一道山梁,大朱冲李与马冲李同出东岛一脉。大朱冲落在枫屋岭东侧,村落相对平整,村口有一口大水塘,进村首先穿过塘埂。我的印象中,大朱冲存有几幢青砖鱼鳞瓦的老房子,房屋相对齐整,有皖南山村气韵。小朱冲住户大都姓肖。最早住此村的姓杨,杨氏迁出之后成为肖氏居住地,这一点与铁门闩、马冲情况类似。同学习亮住小朱冲,善狩猎,一杆土枪在手,精神抖擞。百头野猪丧命在他的枪口之下,最大一头四百多斤。后国家禁猎枪支上交,改行养猪兼做花木生意。小朱冲村口处有家锅巴厂,村里另有一家。效益皆好,畅销四方。

  值得一提的是,芜湖格林美提子生态园紧挨铁门闩南侧,是繁昌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圈上的景区之一,有“芜湖吐鲁番”之美称,提子品种多,质量优,曾获评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省市县一系列荣誉,更是当地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铁门闩、湾桥、上马石、泉水井,马家冲、八角园、婆媳石、董家祠堂——这些地名或物名无一不包含着历史信息与文化元素,有待整理挖掘。笔者作为范马村人,撰写此稿,旨在抛砖引玉,为家乡人文宣传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因文笔不佳、资料难寻、采访不足,加上水平有限,遗漏失证之处难免,还望读者、乡亲批评指正。

稿件来源: 芜湖日报

编辑: 何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