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古人如何“高考”

2024-06-04 15:10:09

刘小兵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社会,莘莘学子通过科举考试实现“学而优则仕”的愿望,国家则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科举制是中国历代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一直沿袭到清朝,在这1400多年的时间里,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国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时的科举考试,通常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覆试、殿试等不同的层级,每一次考试的地点,也都有所不同。这就免不了会让各地考生来往奔波,特别是殿试,由于考试地点大都设在国都,这对那些偏远地区的考生来说,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大致算来,一个考生参加一场古时的“高考”,除车马费、旅宿费、饮食费外,考试用的试卷费等相关费用,都需要考生支付。所以,对那些家境贫寒的古代考生来说,借钱参加“高考”早已不是什么奇闻。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特别是对那些当届(乡试、会试一般均为三年才有一届)没考上的学子来说,如果往来奔波,正常情况下短则要月余,长者往往会数月甚至半年,代价实在太高。因此,他们为了节省费用,一般会暂时居住在考试地附近,等下一轮考试结束后,再决定自己的去留。如此算来,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古时的“复读生”还真没那么好当。

科举制度的考试出题范围,历朝历代都有明文规定,但无外乎“书、诗、论、赋”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一个考生想要在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用优美的文章打动主考官,必要精读熟背“四书”“五经”等必读书。这些经典之作,每一本都足够厚重,前后字数加到一起,大概有60多万字,没点博闻强记,想要通过数轮考试,在古代的“高考”中胜出,还真的需下一番苦功夫。

古代的“高考”,在时间安排上比较固定。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会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正常情况下,考生们的考试时间为三天,考试期间,一人一间号舍。考场纪律历代都十分严格,进考场前,都要进行搜身检查,以防考生夹带书本或纸条用于舞弊。而到了清朝,甚至还要求考生解开发辫,经检查无误后方能登场参加考试。

对于经历殿试而金榜题名的优秀考生来说,自然就为以后走上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时的“高考”终极阶段——殿试,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用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颇具人性化的是,古代的“高考”在考官阅卷、评卷结束之后,落榜生可以查阅自己的试卷。一般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一些需要“查分”的落榜生就能参阅到主考官的评审意见,找到自己行文中的不足,并为下一届的“高考”提前做好准备。

古代的“高考”虽然能决定考生的前途命运,但它从来不是人生的全部。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名人,曾在这些“高考”中败北,但经过他们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都在各自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青史留名的巨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年轻时就曾连考会试三次,次次落榜,直到第四次才为自己的“高考”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蒲松龄年谱》记载:“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十九岁,应童科之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连续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均取得第一名。后来考举人、进士,却屡试不中,历经一次又一次失败,可他毫不气馁,经过发奋攻读,最终写下了《聊斋志异》等名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抚今追昔,古代的“高考”已成为尘封的历史。如今,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日益完善,现时的高考,在选拔人才方面,正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