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金鹅洞
2024-01-11 08:33:25
程自桥
发小打从河北徐水过来,上门拎两瓶徐水特产“刘伶醉”。我晓得这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古籍曾载,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曾不远千里到徐水访好友张华,以饮当地美酒为乐,并流传“一醉三年方醒”的传说,“刘伶醉”酒因此得名。还晓得享誉“品酒第一人”的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
发小说,想去儿时曾游过的峨山南坡金鹅洞。立马找来道光版县志,上载描写金鹅洞众多诗文中,最喜欢清人黄周星的一首五言律:未必神仙住,如斯洞亦佳。危崖疑华岳,怪石可萧斋。李白游难到,刘伶醉欲埋。桃花遮道笑,此客本天涯。
“李白游难到,刘伶醉欲埋。”发小反复念叨这二句。又说:“那金鹅洞天窗口有块岩石上刻着‘问津’两字,李白游难到,我俩拎着‘刘伶醉’,今日问津金鹅洞。”
发小这一提议,一颗蛰伏已久的心,遽然有了迫切飞去问津的感觉。
沿山道拾级而上,上山的石径狭窄,天空被参天树木枝叶挤占,沿途灌木、乔木、杂竹、藤茎、乱草、枯石,错综复杂地纠缠堆叠在一起,有些乱,有些野,有些荒,俨然没多少人来过。这种莽莽苍苍原生态,只有风拂过雨淋过,日月星辰掠过,这区域,像夹在一本发黄的古册纸页中。
伫立“问津”石刻前,伫听金鹅啼鸣,静等金鹅归巢。仿佛谁按下某个神秘的开关,突然置身在另一个平行空间,遇见了代代相传的那对为民呼云唤雨的金鹅……
一年,天旱无雨,禾苗枯槁,这对金鹅昼夜地飞着唱着,唱破的喉咙淌出的血,一滴一滴化为乌云,转瞬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灌满河塘沟坝,滋润百姓龟裂的嘴唇,浇透干枯的田地。秋天,这一带子民,家家户户粮谷满仓。
官府得知,欲想将这对神奇的金鹅占为己有,屡试不中后便恼羞成怒,下令百名神箭手同时射向金鹅。不料双双中箭、身受重伤的金鹅雄的跌落变成一座大山,叫金鹅山(峨山),雌的跌落在一条河上,变成一座连接两岸的桥,叫金鹅桥(峨桥)。
这对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金鹅,套用唐代崔颢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如今,此地空余金鹅洞……
从“问津”石刻西行数米,有一深达数十米狭长石谷。拽着一根匍匐在谷沿的藤蔓下到谷底,金鹅洞赫然出现在石谷的尽头。洞口狰狞的怪石,似一位凶煞煞的守门武士,禁不住让问津的人打个寒噤。与发小从怪石嶙峋下口钻入洞内。洞内曲折幽深狭长,四壁怪石形态各异,洞里有无数岩隙与拳头大小的石洞眼,系一处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偶尔有岩隙透出一丝亮光,宛若一支支明晃晃的利剑;黑黝黝的石洞眼,虎视眈眈盯着每一个来问津的人。顺洞势匍匐往里移步,不一会,就进入了一个较大的内洞。一束光柱从洞顶一个小天洞直射下来,恰好照在一处较平整的石壁,石壁上有大量文字。由于年代久远,岩石经自然侵蚀风化,文字不大清晰。来之前翻阅过道光版县志,上有介绍金峨洞的文字:金峨洞在洞山庵一名竹影庵,俗名仙人洞,洞内有石秤、石佛。洞内有宣州尤皜石刻云:金峩洞,昔一比丘尼开创,就洞而栖,披败叶而食芝,念阿弥而成佛,余游此间,详勒石以记。洞前数十武,有奇石拥岫,层叠如云,尤皜即于岩上镌篆文“云石”二字。又有冰腴子徐晋锡题咏,亦镌石壁,今现存。明潘之恒有记,详艺文。
与发小出洞后,没下山,而是攀援而上,静坐在山顶一块巨大的巉岩上,头顶上一棵苍松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发小说:“我俩就在这‘华盖亭’里对饮。”
我笑了,搬出繁昌道光县志,摇头晃脑。华盖亭:在金鹅洞之巅。《江上志》曰:明弘治间雷司李署邑篆,遍搜地肺,越其巅见飞翠结螺,俨若华盖,遂以名亭。今失其址。
发小说:“这就是我意念中的‘华盖亭’,不要死啃古籍,来一个发散思维,与时俱进。心有则有,心无则无。来!恳请兄长,亭里就座,品尝刘伶醉……”
四周草木蓊蓊郁郁,鹭鸶、斑鸠、石鸡、山雀、松鼠、竹鸡……众鸟在林间叽叽喳喳、啼啭鸣叫,自由自在觅食、嬉戏、逍遥。坡上蟋蟀、螳螂、蝗虫……众虫啾啾唧唧,一阵阵清风从竹木梢上掠过,似有似无沙沙作响。这区域,仿如没被人类侵扰的世外桃源;这声音,仿如没被人类掺杂的天籁之音……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