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荻港老许

2024-01-11 08:33:25

倪和平


老许叫许成华,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许成华是谁,但老许香菜应该是“高山打鼓,名声在外”。2021年,以老许家为龙头的荻港香菜荣获“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2022年,老许香菜端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餐桌。

2023年4月中旬的一天,春风和煦,阳光正好,老许在他家客厅接待了我们。他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地讲解了他家香菜的传承和发展,最后还来了一段自己作词作曲的繁昌民歌,老许字正腔圆,嗓音浑厚,让人不敢相信他已是78岁的老人。客厅里悬挂着老许亲自写的“老许香菜的传承与发展”钢笔手抄书,以厚重、大气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走进他的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着十几块内容不同的荣誉牌匾,这些都是对许家百年香菜秘籍传承、苦心经营的见证与认可。

老许香菜远近闻名,让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深入地了解,我才知道,老许曾经是一家国企的正式职工,在单位从事调度工作,在工厂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1998年体制改革后,50多岁的老许下岗了,且原本都在企业上班的一家五口人,一时间全部在家待业。为了生活,一家之主的他思前想后,开始重操祖业,以香菜传世秘方为基础,大胆创新,采用流水线的方式,五步退水法,恒温储藏法,确保香菜原汁原味。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老许香菜远近闻名,传遍全国。刚开始做香菜时,为保证香菜口感,选择优质高秆大白菜;腌制好后,提着成品香菜在大街上叫卖,既要放下面子,还要面对嘲讽,他只得把香菜兑给小贩代售。由于使用了祖传秘方、优质原材料,制作加工过程精益求精,老许香菜味道好,信誉佳,逐渐在市场上打开了局面,老许自豪地和我们说:“我家香菜最多一天销售达一万斤。”在这一万斤的香菜背后,是堆积如山、高达两万斤的大白菜,是老许一家费尽心思,吃尽苦头,是制作过程中的废寝忘食、日夜劳作,是老许及其家人的坚持、自强不息的付出。

如今,老许香菜知名度很高,已成为荻港香菜的招牌。在他的带动下,荻港又涌现出夏氏、张氏、李氏、甘氏等150多家香菜品牌,香菜已成为荻港镇的一张名片。而老许香菜以其独特风味成为皖南地区代表性名优特产,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首批全国预制菜。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努力,是他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和干劲,是国家的好政策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福利。老许感慨万分地说:“是改革开放给我家带来了商机,让我勤劳致富、事业有成。衷心感谢政府对私营企业发展的帮助与扶持。”

5月10日下午一点半,繁昌老年大学戏剧班上课前一小时,我和老许在老年大学门前榆树下相约见面。我到达时,他坐在石墩上,正在看手机,头戴浅灰色鸭舌帽,身穿有点旧、但很整洁的黑色羊绒外套,胸前挂着老年大学学员证,更具特色的是,左胸前还佩戴着红色毛主席像章。见我来了,他立即起身,笑容满面地和我握手。交谈中,得知老许有个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老伴高双凤18岁嫁到他家,当年老许母亲已去世,父亲带着四个儿子生活,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老许是老大,三个弟弟都未成年,几乎没有人敢跨进这个没有女人的家庭,只有她是个例外。高双凤13岁时父亲去世,她成了娘家的主心骨,既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还要抚养年幼的弟妹,嫁到许家还要抚养三个小叔子,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和苦。说起自己和老伴的婚姻,老许还和我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父亲和他岳父是结拜兄弟,两家媳妇同时怀孕,兄弟俩就有了约定——如果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儿女亲家,未曾想到,竟是梦想成真,指腹为婚也在当地传为佳话。老伴贤惠,不怕吃苦,是勤俭持家的能手。说到这里,老许独特的笑容,洋溢着深深的喜悦。如今,他们的儿女已继承家业,成为许家第四代香菜传承人。

除了香菜,老许的生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板块——音乐。老许虽然只上过几年小学,但酷爱音乐,能自己作词作曲,创造了《得胜桥下划龙船》《放牛滩上》《思念》《杜鹃声声催耕忙》等民歌。如今,虽年事已高,但他始终保持着年轻的心态,沉迷戏剧表演,和戏剧爱好者打成一片。在微信上,老许偶尔会给我发来一段黄梅戏或庐剧的演唱视频,在《当官难》的片段中,老许头戴乌纱帽,身着官袍,要扮相有扮相,要唱腔有唱腔,让人心生敬佩的同时感受到他儿孙满堂、健康乐观的生活状态。

老许,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老人,他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他的人生经历启示着世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终会迎来幸福美好的人生。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