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冲“神泉水”
2023-10-10 08:40:13
马冲原名马家冲,是因为古时这个山冲绝大多数人都姓马。在清代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天国运动,马氏家族人口几乎全部被杀,幸存的也逃离他乡,马家自此也就败落了。若干年后,该山冲的李姓人口快速发展,逐渐增多了起来。由于人口的增多,山里的水源不够吃用,吃水就成了头等大事。
传说李氏族人中有一位老先生,到处寻找水源,一直找到峒山那边的老虎山。在老虎山的一个拐角处,有一口大塘,塘埂边发现一个泉水眼,水量充沛,是个很好的源泉。于是,他回到马冲的家里,捉了一只大公鸡,拿了一把菜刀,提上一只大铜水壶又回到那个源泉处,从源头灌满了一壶泉水,随后将公鸡杀了,于是左手提上装满泉水的大铜壶,右手拎了被杀的公鸡,从泉水边起步,一路从泉水的源头,边淋水、边滴血,直把泉水引到马冲涧沟边的水井处。从此后,马冲水井里的泉水越来越大,泉眼冒水大的时候,能听到“咕噜、咕噜”鼓泡的声响。每当村民来到泉井边,看到汹涌鼓泡的泉涌,心里都乐开了花。在井边用手捧上泉水喝上几口,甜滋滋得令人心旷神怡,真是爽极了。
我年少的时候,只要走到泉井边,就会情不自禁地手捧泉水喝上几口,感到兴高采烈。每当夏天农忙时节,农民在田里收割稻谷挑回家途中,路遇泉井时,总会放下担子,在泉井边的涧沟里洗一把满是汗水的脸,并喝上几口泉水,顿觉解乏了许多。老虎山那边的人们都说,马冲的泉水是从老虎山偷去的。确实,听村上的老人们说,自从马冲的那位老先生用铜壶水、公鸡血引水以后,马冲的泉水越来越大,而老虎山那边的泉水却越来越小。就连马冲边上的青山村都沾光了,村里的水塘自从那时起也鼓出了泉水,而且越来越大,清澈诱人。
泉水惠及马冲村祖祖辈辈的人们,好处不能一一述说。但是,热人也决不能因清泉的凉爽而贪恋之。流汗的热人如果在泉水里久泡,那样会造成腿部静脉曲张的。因为,泉水太凉,热人经冰凉的泉水一泡,腿部经络急速收缩而形成“经疙瘩”,这是很多人遭遇病痛后的经验总结。
我少年的时候,每天都要跑泉井那里好几趟,早上挑一缸清水要跑四、五趟才能把水缸挑满,保持一家人的吃用。早饭后还要提着小水桶和菜篮去涧沟里洗衣服、洗菜,每天如是,循环往复。泉井、涧沟水对于庄户人家是维系生命般的存在,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马冲“神泉”的名头也传遍十里八乡,周边的人们都知道马冲有一湾“神泉”。外乡人走亲戚来到马冲,也要到泉水井边亲自观摩那泉涌的壮观,个个觉得叹为观止,在泉井、涧沟边流连忘返。泉水冬暖夏凉,口感清冽,十分爽人。人们只要亲尝一口泉水、亲手洗一把汗脸都会啧啧夸赞:“真正好水呀!”“神泉”洗出的衣服都分外得清亮,仿佛新的一般;“神泉”水十分养人,吃“神泉”水的姑娘个个水灵漂亮、柳眉大眼樱桃口,活脱脱美人胚子。我亲眼所见,名不虚传,曾经在我们城关幼儿园上学唤作“梅花”的小姑娘就是吃“神泉”水长大,她粉面桃腮、柳眉樱口,十分美丽,楚楚动人,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时候,马冲是个大村庄,有300多人。为了吃水不愁,村里的老辈们每到过年过节,就要率众到“神泉”边烧香磕头,放炮仗,虔诚礼拜祈祷,祈求神灵保佑,使“神泉”永不干涸。老辈们都传“神泉”水大的时候,能听到很大的“咕噜、咕噜”声响,人丁就特别兴旺,反之,一旦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造成人口稀少时,“神泉”就会迅速变小,成为汩汩细流,这股“神泉”真有“仙气”,变幻莫测,神奇无比。
李姓人口壮大时的马冲是以涧沟桥为界,分上、下两个村子。上面的村子有50多户人家,全是房连着房、屋连着屋,整个村子中间有个通道,你家到我家到他家可以鱼贯而行,下雨天从不走湿路,家家都有天井和后院。当秋收过后到了冬季农闲时分,村妇们即聚拢一起,做针线活、聊聊家常。高兴时打打谜语,唱着情歌,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好不热闹。下面的村子也有几十户人家,同样是房屋连片。记得有一次,我和村里的一位小姑娘到下面的村子玩,从一户人家的大门进去串门,每户人家都跑遍,足足玩了半个多钟头才出了村子的院门。记忆中,儿时的马冲,我的印象是那样的辉煌。到过马冲的人都说:“马冲真是个好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啊!”这里家家户户相连,就像一个大家庭,人们和谐相处,彼此照应。有心人为此还编了一个顺口溜称:“天晴在外忙,雨天在家哼着小调顺心肠。”那时的人们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生活还是有滋有味,幸福指数蛮高。
现如今的马冲“神泉水”唯存记忆中了。
鲁俊霞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