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母亲的黄豆酱

2023-02-20 14:35:34

那天晚上,在超市买了两瓶黄豆酱,勾起母亲做黄豆酱的往事。

儿时,每年母亲都要为做一坛子黄豆酱而忙忙碌碌。她将一口祖传有龙凰花的白瓷坛子搬出来,把里里外外反复刷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一次又一次后再放在太阳下晒干待用。把已经选好的那粒粒饱满、无残无病、黄澄澄的黄豆浸泡一昼夜后清洗干净倒入锅内用火慢煮,直到八成熟才捞起晾干。此时,她没闲着,还要把旧竹匾子擦洗干净,铺层洗干净的白粗棉布,然后将已凉了的黄豆倒在布上均匀地摊薄,再放在太阳下暴晒。

几天后,脱了水的黄豆表皮已起皱发霉,当长出5毫米左右淡白色绒毛时,装入早已准备好的坛子里,同时按一定比例,放入调料:盐、生姜、花椒、花生、八角等等。操作时她特别精心地扎着洗干净的白布围腰,把手反复用肥皂、清水搓洗干净,每舀一勺子盐都要耐心地掂量掂量,放多了咸,放少了味道欠佳,甚至容易变质。其它佐料也要按比例,适量投放,多了冲淡黄豆自身的香味,少了欠佳味……把所用的佐料放好后,再放在院子内适宜地方暴晒。若遇雨天及夜晚要及时盖好坛子口,以防露水、生雨水淋入坛子内,使黄豆酱变质,甚至前功尽弃。自从暴晒之后的每天,坛子里的黄豆会一天一个样。母亲特别关注这坛子,随时随地观察它,常用筷子或竹棒轻轻地搅拌搅拌,干了就加适量的冷开水,使黄豆酱始终保持稠状。约两个多月的功夫,坛子里的黄豆由原先的橙黄色渐渐地变为酱紫色,并散发出诱人的芳馨气味,这时黄豆酱就基本做好了。

黄豆酱一度是我家的主菜。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普遍匮乏,即使有钱也买不到黄豆酱等食物。那时我们一家六口人全靠种田维持生活,在生产队还是超支户,其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平时菜里放的佐料最常用的是黄豆酱,有时母亲从坛子里舀出一小碗黄豆酱,放一小勺子香油,在饭锅里蒸了之后端上饭桌,作主菜食用,也下饭得很。

母亲还经常用黄豆酱拌面条、炒饭给我们吃,吃时香味扑鼻,味道极佳。还常用黄豆酱拌小红萝卜作家常小菜。

小红萝卜是当地民间俗话,其实它是扬州花萝卜。小红萝卜比桂圆大不了多少,圆溜溜的身形,洗干净后,更显得红润光鲜之美态。母亲不用刀切,用刀背轻轻拍扁,因刀背与砧板的撞击之缘故,红皮白瓤绽裂成花瓣,每瓣上下依然红颜,两侧开口,轻红雪白如美女白银的贝齿。然后撒点盐,颠簸入味,再舀适量的黄豆酱,最后滴上少许麻油拌和均匀,盛放在盆里。用筷轻轻夹起一枚,嚼在嘴里,淡淡的,酸甜生脆,加之黄豆酱的美味,清香爽口,用来吃饭真是美味佳肴。若用佐酒,真是恩物。

后来我在县城上初中时,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在我的包里放进一瓶黄豆酱。这瓶黄豆酱伴随着那段岁月,至今难以忘记。这一瓶瓶黄豆酱也受到同学们的青睐,一般情况下最多三天就底朝天,有的人用菜把瓶内的醬涮得像水冲洗似的干净,甚至还责怪我小气鬼,舍不得多带些来。

转眼几十年倏然而去,当今在超市见到黄豆酱时,立即使我想起了母亲用黄豆酱拌面条、拌米饭,制作小红萝卜家常小菜等美食,又让我勾起父母点点滴滴的往事,深感父母之恩情。

从超市回来,立即打开黄豆酱,一眼看上去,没有了记忆的色泽。尝一口,也不是过去母亲做的那味道,不由得几分失望。其实,那味道又哪里能买得到呢?那是家乡的味道,那是母亲亲手烹饪的味道啊!只能作为我一生一世记忆犹新的味道啰!

农艺人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