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闹元宵

2023-02-06 08:51:54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又被人们称为灯节、元节、元夕、上元节等,在汉魏时它已成为具有全国性质的民俗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庆祝元宵节的方式主要有吃元宵、放烟花、赏花灯、猜灯谜等民俗活动,而具体到不同的地方,还有赏月、舞狮、唱戏、游龙灯、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打太平鼓等民俗形式。这些绚烂的方式,都体现了欢度元宵的精髓——一个“闹”字上。

作为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被人们寄予了丰富的情感,而团圆则是元宵节的主题。在元宵佳节,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都饱含了人们对团圆的庆祝和祈求。家人在元宵节这天团聚在一起,各自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或汤圆,看一眼天上的圆月,吃一口碗里的元宵或汤圆,甜在嘴里,更甜在心上。

吃罢元宵或汤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街市上、到热闹处,追寻着一年一度的独特盛景。而赏月和逛花灯,则是元宵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恰如明代大诗人唐寅在《元宵》中所言:“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是呀,作为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佳节怎能少得了那一轮皎洁的圆月和缤纷多姿的花灯呢?有了皎皎明月和与之交相辉映的无数花灯,这样的元宵节才算圆满。连贯如河流的花灯,将夜晚照亮得如同白昼,将人们的笑脸照耀成了无数的花朵。而那连绵成海洋的花灯,简直成了无数的星星。如此场景,正如唐朝诗人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所言:“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遥望璀璨的花灯,流连其中如蛱蝶翩翩飞。在熙攘的人潮中,每个人都如一叶扁舟,被快乐涌动着,被快乐包裹着。穿梭人群,来到精致漂亮的花灯前,就着明亮的灯光,或高声朗读花灯上的灯谜,或暗自沉吟。大家都拧着眉头,搜肠刮肚地苦思冥想,只恨自己没有多读几本书,没有多猜过几个谜语。而谜底则像在清澈的河底游来游去的鱼儿,你分明看到它了,却就是抓不住它,更叫不出它的名字。你侧目而视,环顾左右,大家都急得抓耳挠腮,犹如陷在一片迷雾中,心里忐忑,脑袋却像烟火似的忽明忽灭,猜了一个又一个。不对,不对,还不对——哎,对了!这就是猜谜的快乐,如陷迷雾,如山重水复疑无路。当你猜对谜语时,或当谜底公布时,便如云开雾散,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们追寻的是谜底,又不是谜底,而是思索和寻寻觅觅的过程;人们寻找的是答案,又不是答案,而是开动脑筋后那番探究求索的征途。故而,当谜底或答案被揭晓后,猜谜的快乐便戛然而止了。其中滋味,恰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了明月和花灯,又岂能少得了绚丽的烟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瑰丽的灯火下,烟花纷扬,忽明忽灭,犹如星雨,更似千树花开。在广袤而深邃的夜空下,那些瞬间绽放的烟花,好像在你追我赶似的,纷纷在空中爆放出无与伦比的美来。有的像流星划过,有的如昙花盛放,有的如雨点飘落……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在无垠的天空幕布上,描绘出一幅幅生动别致的画图。

这就是闹元宵的欢快,那么别致,那么繁盛,又那么喧嚣。唯有沉入并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到它的快乐。它是盛大的、斑斓的、绚丽的,也是浪漫的、温情的、诗意的。

年年元宵年年闹,今又元宵何处闹?在温暖的家里吃汤圆品元宵,在浩瀚的夜空赏明月看烟花,在喧嚷的街市逛花灯猜灯谜……无论在哪里,只要我们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便是最幸福的时光。

孙克艳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