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法向阳前行 因法不畏征程
2022-12-12 09:59:27
说到“法”,还得从我很小的时候说起。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的教师家庭,村里村外常会出现一些纠纷,父亲总是担任起为乡亲们撰写诉讼状的任务。夏天为了躲避蚊虫的叮咬,父亲总是把双脚浸在装水的桶里,也每每总有乡亲上门感谢,我便好奇地问父亲在做什么?父亲告诉我有一个叫“法”的武器,它是专门保护好人,惩罚坏人的,于是我的心中便种下了“法”的种子。在读师范的时候,同学们的自学考试不是学中文,就是学英语之类,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律专业,几年里我从《宪法》学到《民法》《经济法》《法制史》等,经过一轮法学知识的学习,我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遵守法纪,依法办事,应成为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的庄严准则。我是这么认知的,也是这么做的,此后的工作生活之中我学法、守法、护法,时时以法律的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而今已是不惑之年,回首过往的20年、10年,由衷地感叹在法的护佑下,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你看曾经泥泞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大道,再看曾经低矮的茅屋已换上新装敞亮舒适,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我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须以完善的法制做保障。此时法不仅仅是规范言行的标准,治理国家的准则,法更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坚持,是一个奋斗的目标。
“法者,治之端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久治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自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为不断适应新形势,到2018年经历了五次修宪,其间不断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支撑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保障。
卢梭有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要认真学习法律,才能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学习宪法应该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必修课,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总是结合教学实际开发一切资源进行法制知识的学习,如利用晨会、班会开展宪法知识的主题学习,结合课程整合教育资源进行拓展学习,通过生动的案例,激情的讨论,深刻的反思,激发儿童学宪法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法也真正走进了儿童的内心,走进了儿童的生活。学法从“娃娃”抓起,能更好地让少年儿童知晓公民的权利和国家权利,能够运用宪法维护自身、集体和社会公共权益;通过宪法教育,对少年儿童进行精神洗礼和法治熏陶,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德品质。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全民普法,依法治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宪法作为生活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不能让遵守宪法成为一句口号,我们只有严守法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维护国家的利益。
法在心中,只有不折不扣地以宪法为核心,做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才能更好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中的重大作用。我认真地阅读了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一百四十三条中,我发现有五条是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其中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重量,肩头责任,我们不仅要时刻牢记宪法的准则,依法从教,淡泊名利,更要认清教育关系着祖国的发展和未来,要全身心地投身教育事业,心系教育的未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出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法者,天下之仪也。”
是的,因为有法我们过上了安稳富足的生活,因为有法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了,所以我骄傲我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我自豪我们有一个伟大的政党,我庆幸我们有紧跟时代发展的完善的法系。
强晓梅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