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池塘的乳名

2022-11-14 14:35:31

从前,生活在乡间,每一口池塘,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起来,亲切、直白、易记,多少年后,当不少人成为异乡的游子,也许会忘记诸多往事,但一定会记得那些水水的、土土的名字。

一口口池塘,至今忆起,是一种朴实的存在,它们起着浣衣、淘米、灌溉、调节、养殖等功用,它们是生命的源泉,是稼穑的命脉,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的印象中,最大的一口池塘,在村子正前方,人们将之唤作“海塘”,它,可是周围几十口塘的“老祖宗”,它的地位,好比《红楼梦》中的贾母。不知,这名字是哪一位先人所取,真是妙极!就好比这里的人们,将容量大的碗不叫“大碗”,而称作“海碗”一样。这个“海”字,不但形容其大,而且赋予人们的想象力,暗喻它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庄稼人,恩情比海深,教导人们要好好珍惜,让一塘浩淼持续福泽乡里。

有最大,肯定有最小。最小的塘,坐落在村子东南隅,人们亲昵地唤它“幺塘”。幺者,小也,排行最末。虽然小,但大家对待它,却像对待幺妹一样,有些宠它。它比一口潭大不了多少,却常年不涸不溢,绿水盈盈,清澈可鉴,甘洌可口。听老人们讲,这是一口古池,附近曾有一座离亭,结果遭兵燹毁弃,遗下的风景,只有几株垂柳。人们外出三五年,途经这里,依然会心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叹。

最美的一口塘,唤作“回雁塘”,取意温庭筠的诗句“凫雁满回塘”。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每一年秋暮,一行行大雁冉冉而下,露宿此塘。此塘,长有黄芦苦竹,红蓼紫苋,冬暖夏凉,俨如小江南。一俟黄昏,鸭雁同塘,亲亲热热,击翅而鸣,拍水而啄,难分彼此。待到月上柳梢头,热闹了好一阵子的池塘渐渐安寂了下来,到了夜半,白露垂草,流萤梳织,偶来小风,窸窣作响,同时,也送来了小雁梦呓,稚稚嫩嫩,一两声。

还有一口塘,由于离村庄最远,人们干脆唤作“野塘”。它的野,接近于一种苍凉,一种幽僻,离群索居。关于这口野塘的来历,我曾问过村中的长辈们,他们也不知晓它的出生,简直像一个谜。野塘水色很清,倒映着流云与飞鸟的影子,折射着日月星辰的光芒,将芦蒲菰萍等水生植物滋养。它虽是这一方水乡的阑尾,但却是恋人们最爱去的地方。

最励志的一口塘,就在村后,人们叫它“三更塘”,名字取自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据传,很久以前,池塘边住着一户读书人家,经历三代苦读,终于文曲星降临,考取了功名。村里人爱这里的人杰地灵,为了更好鞭策孩子们读书,于是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如今,虽然物是人非,但村里读书风气依然很浓,天不亮,从池塘那头,总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

然而,最令孩子们念念不忘的,是一口口傍田而生的池塘。它们也有一个个好听的名字:七星塘,印月塘,栖霞塘,藕花塘,清风塘,云影塘,浣衣塘,稻香塘,飞絮塘,四美塘,三金塘,忆苦塘,亲水塘……不管怎样,到了三伏天,它们就成为大人小孩的天堂。

当一天农忙下来,最惬意之事,莫过于来一场痛痛快快、无拘无束、放浪形骸的野浴。一湖晚霞,踩在脚底,身子轻了,心儿空了。在湖水的浸润抚慰之下,一天下来的疲惫,不知不觉,云散烟消。直到月亮出来亮汪汪,爹娘的呼唤从村口传来,一声声,喊的都是土土的乳名,才依依不舍湿漉漉上岸,一个个神清气爽,步履生凉。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事物,而是这些池塘的乳名……

但愿,当若干年后衣锦还乡,这一口口池塘犹在,春风不改旧时波!

刘 峰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