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家乡的“神茶树”

2022-10-17 10:59:04

我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家住在马冲的峒山脚下。这座大山在我们家乡是很有名的,位于繁昌与南陵交界处。

当第一次登上山顶,你便会立即想起杜甫的两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可以一脚站在南陵山顶,一脚踏在繁昌的土地上。向东一眼瞭望南陵境内是重峦叠嶂,近绿远黛,茫茫苍苍。而西边呢,繁昌境内则犹如一只硕大的簸箕,三面环山,簸箕口方向飘荡着一条若隐若现的亮闪闪的“绸带”,那就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倘遇上雨雾天,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四周云蒸霞蔚,似烟雾缭绕,犹如仙境。峒山之巅看似天宫瑶池,人处其中飘飘欲仙,自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了!

相传,峒山顶上有一棵千年的古茶树称为“神茶”。小时候,每年的春天,新茶上市的季节,遇上星期天的时候,我都会随村上年长的妇女一起上山,去峒山头采茶。我从家门口出发,行进在蜿蜒的山路上直到峒山半山腰,再趟过没膝的柴草登上山顶,在一块硕大青石的旁边豁然目睹一棵没有老叶的茶树,树干上凸显的是一簇簇嫩绿的芽叶,伸手从干上把嫩绿的芽茶撸下来,装进茶兜,把茶树干上的嫩茶摘完,再到其它矮茶树上采摘,过一段时间再回头,这棵千年老茶树上又能摘到嫩绿芽茶,真正的神奇。这个事情我的外婆、妈妈也曾经历过。

那是1957年的春天,谷雨前的一天,我妈妈和村里的张学美、强爱翠、桂宗美、何亨芽等几个人上山采茶,来到峒山顶的这棵老茶树旁,只见茶树的干上长满了嫩芽,把嫩芽摘了,再去其它小茶树上去摘,等摘了一段时间再回头,转过来又到这棵茶树上来摘还能摘到绿芽茶。村上其他老人们都知道这个情况。人们都说这是一棵“神茶树”,为了帮助这里的乡亲能过上好日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这上等的茶叶换钱养家。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每年的春天都要去峒山顶上采一把谷雨前的毛峰回来,自己加工成新茶和家人品尝。当你细细品尝着一杯自己爬上峒山头上亲手采摘的“毛尖”新茶,一定会感到别有一番风味、一股清香。把采摘回的嫩叶在铁锅里翻炒,就能闻到一股清香在屋内飘荡,萦绕在鼻间。当新茶做好后泡上一杯喝下后,喉咙口顿时凉丝丝、甜蜜蜜的,清冽回荡在腹腔,沁人心脾。我总是在想,为何这高山云雾茶有这样的滋味,究其原因,应该是除了优质的土壤,还有那高耸的山势,茶树饱吸了大自然的日月精华和雨露滋润才能得到的结果。每次上山,虽然摘不到多少茶,但能攀登到峰巅,四下眺望,尽情地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壮美河山,站在那里放歌一首,心情更加美好,绝没有觉得收获太少的遗憾。真应了“采姑之意不在茶,在乎山峦之间也”的意境!

近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春天上山的机会少了。但是,只要一有机会,我都要去老家的峒山爬一爬,寻着自己的记忆总想去到老神茶树那里看一看,再领略一下茶树的神奇所在。可现在进山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由于人们无需柴草烧锅,没人上山砍柴,茂密的树林、竹木、刺草密密麻麻,人哪能钻得过去,会被淹没其中。我试图根据记忆找到那棵脱了皮只剩枝丫的老茶树,因为山林太过茂密,实在难寻踪迹,在密林里,如果是生人,就连方向也辨不清。人在密林中抬头见不到天空,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找到神茶树的踪迹呢?只能寻找一块空旷的所在,在那引吭高歌,唱几首熟悉的山歌,听一听山谷的回声,聊慰自己不虚此行罢了。

最近又听有人说出了另一个版本:以前峒山阮的一位老人,她去峒山的这棵古茶树上摘茶叶。摘了一下午,眼见天快黑了茶还没摘完,于是就解下腰间的一根红布带系在那棵茶树上准备第二天再去继续摘。可是,当老人第二天寻到老地方的时候,只见树枝上飘着红布带子,而树已经不再是茶树了,茶树变了品种,她惊奇得目瞪口呆。这又是一种传奇的说法。

总之,这棵茶树非常奇特。我遐想着那棵神奇的老茶树是不是已经变换成一棵棵繁盛的子孙小茶树了,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给这里的人们以收获,滋养着淳朴善良的此地乡民。我总是梦想着有一天,有关部门或有识之士能在高耸入云的峒山峰巅投资修一座漂亮的亭子,立一座采茶姑娘的塑像,刻一块“神茶树”的丰碑记载下这些传奇故事,将这美丽的传说进行广泛宣扬,亦留作永久的纪念。

鲁俊霞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