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行走乡村

2022-09-26 09:24:30

查君书

晨光微曦,清脆的鸟鸣,将睡梦中的人们唤醒,为他们注入了崭新的活力。行走在田间小路上,浓密的麦苗来回摆动着,像是跟人们打招呼。顽皮的孩童你追我赶,快乐的叫喊着……山山水水之间,韵味十足的乡村踏步,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不二选择。

那是初冬,一个风轻日爽的日子,笔者参加了繁昌区文联、作协主办的“作家助力乡村振兴”主题采风创作活动。

“林乐慢谷”里吃“毛团子”

走进繁阳镇林乐慢谷生态农业园,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向远方延伸,道路两旁的田地里生机勃勃。微风吹过,醉人的花香夹着泥土的芬芳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田园仙境,美妙而浪漫。

刚进大门不久,就碰到了几位乡下老人在园中搓团子、蒸团子。“你们来得正巧,毛团子刚出锅,尝尝看,特别香!”老人热情地招呼着,刚出锅的糯米团子,当地人称作“毛团子”。毛团子带着蓼叶的清香,沁人心脾,瞬间就勾起了所有人的食欲。

做糯米团子是繁昌农村特有的传统习俗,每年一过冬至,村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做团子,你家做多少米,他家粳米、糯米怎么掺兑,每家每户应该买多少斤蓼叶……

团子不仅有期盼家人团圆、团聚之意,也是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纽带。每到年底,村民们都会给城里或外地的亲友送去一些团子,以加深彼此的友情。女老板特意请我们吃团子,大概也有这层意思吧!

吃过“毛团子”,我们还参观了香菇种植园。女老板介绍说,林乐慢古公司成立于2019年,占地300亩,秉承“绿色、健康、生态、休闲”为经营理念,努力做到无公害、无污染的种养。公司主要以提子、葡萄、香菇种植与销售、绿色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在已经是安徽省提子种植示范基地。

离开林乐慢谷生态农业园,勾起了我的乡愁。记得儿时,每逢冬至过后,爷爷奶奶都会推石磨做团子。奶奶先把糯米洗净,放在水桶里泡胀,然后按水、米适当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进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浆晒出的粉子才细腻滑润。今天的毛团子好吃,但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爷爷奶奶用石磨磨出的那种香味来。

我决定一有时间便要回到老家的旧房子去看一看,家乡的邻居还在,乡音未改?小村后边的山是否青葱,村前的河水是否依旧缓缓流过……

赭圻村东西冲:繁昌的“后花园”

趁着阳光和煦,我们来到环境优美的荻港镇赭圻村。

宛如一道自然屏障的宁安高铁线,把喧嚣的城市与宁静的山村隔离开来。在通往荻港镇赭圻村的道路两侧,栽着各色花草。伴着美景,不一会儿,便来到了被高大的香樟、杉木、榕树等常绿阔叶树木所掩映的赭圻村东西冲。沿着曲折的村道向村庄深处行进,初冬暖阳铺洒在山峦、树林、房屋、田间,给这儿镀上了一抹金灿灿的色彩。

东西冲中心村位于赭圻村西南部,以农业为主。冲是两座山中间空旷的狭缝地带,东冲和西冲之间隔着一个小山坡,东南部为山体,以林业为主,合二为一由此得名“东西冲”。我们沿着村里的彩虹路徐徐前行,这里有山有水,有果园、茶园、花卉、苗圃,是一个充满绿意的生态村。这里村容整洁秀美,群山环绕、茂林修竹、曲径通幽,终年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堪称繁昌的“后花园”。

村里的老党员樊大爷说,以前的东西冲经济落后,文化旅游资源匮乏,破旧的房屋、遍地的垃圾、恶臭的污水,村里的环境很差。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东西冲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天蓝了、水清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置身居民活动中心,老人们围坐在石桌旁悠闲地对弈;健身场地上,一群年轻人正在生龙活虎地赛球;幽深的池塘旁,三三两两垂钓爱好者乐在其中。

在村子中间有一棵百年古树——丝棉树。树高达10多米,小枝光滑,黄褐色树干。丝棉树在当地几乎可以认为是野生树种了,直到回来后在网上搜索,我才知道它就是杜仲树。杜仲属落叶乔木,皮、枝及叶均含胶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俗称丝棉树、丝棉皮,又名玉丝皮、乱银丝、阴叶榆。我国最早的医药专著《神农本草经》,称之为思仙;《名医别录》中叫做思仲;《吴普本草》谓之木绵。何以名杜仲?《本草纲目》解释说:“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中有银丝如绵(棉),故曰木绵(棉)。”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晓得这棵百年丝棉树的真正价值。

丝棉树以生命诠释了“坚守”的定义,不温不火,不离不弃。凡来此观赏者,内心无不充满着虔诚的祈祷与敬仰。除了丝棉树,村里到处是高大的板栗树、柿子树,到了秋季就是:板栗圆圆,柿柿如意。

走进村里的一户人家,端起茶杯,品上一品,一股清香沁人心脾。野山茶是东西冲山上纯天然、无污染的野茶,已成功注册“覆釜云峰”牌茶叶商标,同时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无公害绿色食品”。“覆釜云峰”牌茶叶,加上清冽的山泉水,早已名扬四方。

夜幕降临时的东西冲是幽静的,白日里欢唱的鸟儿们都已归巢,村里的路灯已点亮,一家家农家乐、家庭作坊又开始忙碌起来。不远处的小广场上,广场舞音乐响了起来……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初心,留得住乡愁。“乡村振兴”会让赭圻村东西冲更加美丽、生活更美好。

荷花岭下荷岭村

平铺镇境内的荷花岭脚下,有一个不足100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子因岭而名“荷岭”。村子四面环山,溪水倒映出山的轮廓,青山染绿了溪水,可谓山水掩映。溪两边是灰瓦白墙木结构民居,呈环形布局,“溪声常入耳,山色不离目”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早年,村里发个通知什么的,只要往高处一站,用铁皮话筒一喊,即刻家喻户晓。到了做饭时辰,家家土灶炊烟袅袅,碗碗土菜香气阵阵。

古柏镇青龙

村口有三棵古柏,古柏树龄680岁,树枝丫不多,少许的枝叶却葱葱郁郁;那些比碗口还大的根部高低凸起,四散开来,到不远处又钻入地下,犹如一条条巨大的蟒蛇互相盘旋交错,见头不见尾。令人佩服的是它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水土流失造成根部裸起,然而却顽强地活着,将根深深扎进土里,拼命汲取营养。

古柏旺盛的生命力,即使长年累月风欺雪压,依然屹立村口不歪不斜,守护神般日夜守护着村里万物安全。村民们在上面系了红绿色的布条、中国结,表达对古柏的虔诚之心。

据村里的杨老先生说,原先有五棵古柏,上世纪五十年代砍了两棵。传说680年前,荷花岭上来了一条青龙,危害当地村民。一位老神仙路过本地,和青龙打斗了三天三夜,征服了青龙。为了永保平安,老神仙和村民一起栽下了五棵柏树,用五棵柏树镇住青龙。

杨老先生还说,小时候家家户户养有耕牛。每天早晨,孩子们把吃饱了的大牛小牛往古柏下一赶,就拴在那些凸起的根部上,大人再在根与根的空隙处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土,就成了牛儿们的床铺。大牛躺在上面屈膝伸腿,好不悠然自得。昂着头反刍着吃下青草,咀嚼着悠闲的岁月。那些半大牯牛,相互头对着头抵着架,不是真的抵,像是做游戏似的。下午,再把它们赶到山坡上吃草时,地上留下一处处不规则的牛印儿,有的地方连那些牛毛也清晰可见。过上十天半月,再把这些早已变成上好肥料的粪土挑到田头地边,均匀地撒在田地里,庄稼便一个劲地长叶抽枝。

柏树下面除了是牛儿们的乐园,还是村人乘凉的好去处。每到仲夏季节,暑气逼人,栽秧割谷累得人直喘粗气。人们老远望见那棵古柏,全身就凉爽了许多。特别是吃了午饭后,歇凉的人们,手拿一把蒲扇,端着一把小凳往古柏底下一放,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面,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天南海北地聊着天。

正是有了古柏的庇护,小村风调雨顺,父慈子孝,老人高寿,小孩聪慧。2021年11月村里为保护古柏,在古柏中间立了一块碑,裸起的根部全部用上好的沃土覆盖,繁昌区林业局还给古柏办了“身份证”并挂起了保护牌。

古柏成了小村的一大风景和旅游招牌,许多游人慕名而来,一睹古柏尊容,还在古柏下合影留念。

五猖将军庙

自古以来,繁昌就有“八岭之说”。即荷花岭、香岭、千军岭、尖山岭、徐岭、紫山岭、滴水岭、脊岭。

平铺的香岭脚下还有座“将军庙”。采风的作家们跟随村里的杨老先生,走过一段羊肠小道,再顺着弯曲的山道,来到“将军庙”前。庙很小,比农村的土地庙大不了多少,里面立着“五猖将军”,是一块方形石块上刻着五位将军的神位。

“五猖将军”,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五猖会》,写的是旧时南方乡村为五猖所作的迎神赛会活动。文章里的五猖,也叫五通神、五郎神等,是旧时江南民间供奉的邪神,相传为兄弟五人。而这里的“五猖将军”村子里也有人说是“五常将军”,为何?有什么故事?和《五猖会》里的“五猖将军”有没有关联?由于时间长远,没有人能说得清。十里八乡的老人前来祈福,都说很灵验。庙落深山,非常幽静。古树参天,站在庙前,看着庙前香火缭绕,犹如云雾,堪称世外仙境。

庙前有一片苍翠的竹林,杨老先生说,竹林边时常有灵芝出现,只有虔诚的有缘人才能发现。杨老先生就发现过,现在他家里就藏有灵芝。他的话,让我重新打量一下这位“有缘人”,这才发现老先生确实与众不同:清新脱俗的外貌,侃侃而谈的言语,还有矫健的步伐……

在下山的路边,我们一行人看到祖孙三人在田边采摘蔬菜。菜田里有青菜、萝卜、菠菜,还有茼蒿。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我抢步上前拍照,仓促中踢翻了小孙孙的零食,孩子急得伸手抓零食,母亲随手扶正零食盒子,奶奶向前搂住孙子……好一副温馨可人的画面,这也是“乡村振兴”后的真实写照。

我连忙道歉,孩子母亲说:“没(ma)事,没(ma)事!”孩子奶奶说:“我家的萝卜最甜了,你们尝尝。”同行的蒋老师和张老师一人拔了一个大萝卜,用手搓掉泥土,剥掉萝卜皮,大口吃起来:“嗯,甜,是这味!”众人哈哈一笑,祖孙三人也都笑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回自己,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栖息,可以让自己的生命享受一种天伦之乐和纯粹的幸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在荷岭村里:村道笔直,绿树成荫,灰白相间的农房矗立两旁。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生机盎然,门前花儿开放,屋后菜园葱绿。文化广场上,老人们下象棋、打扑克、跳广场舞。

村在景中,人在画中,随着芜湖市繁昌区乡村振兴的推动,荷岭人的生活一定会幸福绵长。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