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水城——陶辛
2022-08-01 08:46:31
那天,随市作协采风团,去长三角最美的田园风情小镇——湾沚陶辛。坐着画舫,泛舟在千年水圩古水系碧波上,漂游进十纵十横水流河道。每一眼都有无尽欢喜,回味无穷。水随人意,人随水流,感受古人治水智慧,追忆“咫尺往来,皆须舟楫”过往岁月。沿途河渠水畔,临水的荷花、莲蓬、菖蒲、美人蕉、梭鱼草、千屈菜、睡莲、鸢尾、再力花等水生植物,一阵微风拂来,像一群欢快孩童,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奉上一片灿烂笑靥;风去了别处,像一列迎宾的仪仗队士兵,肃然而立,庄重地行注目礼。微漾的水面,时而有鱼追逐、跳跃,时而有鸢鸟、姑鸪、白鹤、黑翅鸢、太平鸟、矶鹜掠过。两岸筑有长廊亭台、楼阁水榭、花台栈道,有青砖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滩涂地里,喜鹊、画眉、乌鸦欢快地与鸡、鸭打成一片,毫无畏惧争抢食物。湛蓝的天空,白云悠然自得,徜徉出多层多形随意构图……
画舫,在一个纵横盘错的十字河道口,往右拐进一条河,岸边伫立一座八角亭。亭内有一“闲来垂钓碧溪上”独钓老者,极似刘伯温为商未周初姜太公在璜溪垂钓题的那幅《太公钓渭图》。不同的是,身旁茶几放一部袖珍音响,一首《高山流水》古筝曲,“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天籁之音,正从音响里,似泉水般汩汩流出,“高低处,落雁惊鸿”。还多一本古朴线装书、一把有些年头紫砂茶壶。老人身边也多只慵懒白猫,看似盯着水面上鱼杆浮漂,却悠然聆听风声、水声、音乐声,一半窥视一半假寐。此时,不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扑棱扑棱”,栖息在亭顶一角,焦灼不安东张西顾,候着觅食的另一半,结伴还巢。
画舫,舫尾没揺撸“咿哑、咿哑”,也没划水双桨“咕噜、咕噜”,更没汽油机活塞汽缸“嘟嘟、嘟嘟”。电动一体螺旋桨推进器,驱动画舫向前滑行,几乎悄无声息,不留一点儿痕迹,丝毫没惊扰垂钓老人、猫、鸟,各自闲情逸趣。
景随情移,情顺水转,情景交融,完全天然质朴不雕饰。人,身临一千多年历史,巨大水利人工设施,水系井田式布局的陶辛水圩,自然而然就领悟到,那份久盼的千年荷香水韵;心不由己就感受到,那份厚重历史与人文的高古渺远气息。
画舫掌舵,是个面容姣好三十来岁女子。脸蛋像含苞欲放的荷花,话语像荷花荷叶清香甜润。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陶辛水韵景区面积81.8平方公里,区内水系纵横交错,呈“八卦”形分布,累计达100公里。陶辛筑圩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相传一陶姓木匠,系陶渊明后裔,人称“活鲁班”,自江西江州迁居于此,率众围圩成椭圆形。按井田式开凿水渠,沟沟相通,渠渠相连,万亩水系,千年留存……
我疑惑地瞪着她,再美水乡,也没大都市繁华,丰厚的物质条件,诱惑人们纷纷奔赴前往。如此有才有貌的她,更应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更高的舞台。她看我不解的目光,抿嘴一笑:“我从这走出,又从外返回。”她说,大学一毕业,就在大都市站稳脚跟,谋上一份996工作制的班。然而,工作时长、单一、呆板、乏味,挤压生存空间,掠夺生活愉悦。还有房价,都是压力山大。有天深夜下班,身心疲惫,沙丁鱼般挤在嘈杂混暗的地铁,呼吸种种浑浊气体。想起乡下湛蓝色夜空,星星是那么明亮,一股荷花清香从遥远的乡下袭来。她内心摇曳,思索生命以往过程,重新定位未来走向。最终,与丈夫一起应故乡的召唤,抬腿重返儿时的土地……
问起回归后生活。让家乡水韵荷香,滋润成粉色脸颊的她,却岔开话题,颇有自得地数落:这里生产系列荷产品:荷叶茶、莲子露、荷叶枕头、藕粉……水里有河蚌、河蚬、乌龟、甲鱼、锦鲤……
她嫣然一笑:待会从香湖岛下来,去青安江畔百鸟滩、太阳泵站、淡水贝类产学示范基地、生态堰坝走走,再到几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莲藕加工企业看看。哦,还得抽空去趟电商中心、交易中心。说完,她用手把脸颊上一束头发,捋到脑后,调皮地歪着头:您这一走一看,就晓得这返乡创业,值不值!
一对鸢鸟用脚蹼划开静谧的水面,几声鸣叫打破夏日傍晚宁静。画舫从一座仿古石拱桥下穿过,桥上走着一群收工而归的男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唱《对花》的黄梅调和插科打诨的嬉闹声,贴着河渠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随着飞掠而过远去的鸟群,向水乡深处荡漾。陶渊明那首揭示劳动体验与田居愉悦《归园田居》的诗,脑中灵光一闪:陶公他为自己,也为陶辛这里辛劳的人们,描绘一幅“隐居躬耕”生活图景: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踏胭脂渡口码头台阶,走香湖岛上水杉林荫道,登香荷亭、强陶亭、醉翁亭,徜徉九曲长桥、亲水栈道。286个荷花池里,500余品种荷花,白的、粉的、红的、紫的亭亭玉立,随风摇曳,竞相开放。一朵朵各色荷花,一张张翠绿荷叶,呈现一道道色彩斑斓,一片片动态、层次感。一朵两朵千朵万朵香荷,如同一个个江南风情万种的女子,在清风里摇曳,向你招手,向你亲昵喃语……
在九曲长桥尽头,有一朵硕大粉红色荷花,如一绝色美女,倚栏极目眺望。就在她回眸一瞬间,才知这国色天香的佳丽,是晚年隐居于香湖岛,东汉末年,汉末名将周瑜夫人小乔。那绝美的双眸,变得飘忽不定,那顾盼生姿的国色,早已不再美艳无比。风韵犹存的她,不知是否在怀想,千里之外的皖城,她与姐姐大乔在老宅后院,妆罢后将残脂剩粉,丢弃那口井中。如今,那井水泛起的是不是胭脂色,水味是不是胭脂香……也许在思念,风流倜傥、运筹帷幄的周郎,在辅佐孙策平定江东,还是在赤壁破曹……
傍晚,到了该道别的时候。一个同行的美女作家,登上车了,还恋恋不舍,把头伸向窗外,贪婪地深深吮吸着空气中弥漫的一阵阵荷叶荷花清香。想把这清新旷逸,漫延开来原野味道,和大地深处的脉动,一古脑地收进胸腔。回眸这充满古色古香的桃源水镇:承载着陶渊明、李白、小乔、刘伯温等古圣先贤千年记忆。喃喃自语:来了,真的不想走,走了,真的还想再来……
是的,我也是,还会再来,来这绝美的陶辛水韵,漂游阡陌纵横水上迷宫,感受万亩荷塘禅意韵律。还要去李白赠别汪伦游历青弋江,酒醒小憩清凉渡,奉上陶辛家酿甘甜美酒;去李自成藏兵闯王沟,探探还有多少金戈铁马;去被张果点化的果老坝,尝尝通玄先生曾吃过的果子;去李世民跃马腾飞的唐王渡,看看那骏马蹄印是否还在……
风韵十足的陶辛千年古水韵——你等着,我还会再来!
程自桥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