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无偿献血
2022-06-27 14:59:10
十天前,我再次成功捐献了400CC的O型血,为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也是我第15次主动参加无偿献血了。
说起与无偿献血结缘的故事,还得追溯到1998年的那个冬季。就在那年的夏秋之季,嫩江流域暴发了特大洪水。我所在的部队虽距离嫩江有220多公里,但仍然奉命驰援大安市抗洪抢险。经过近一个月艰苦卓绝的战斗,广大军民齐心合力最终击退了洪水,守住了嫩江大堤,保护了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当时,作为部队通讯员,我全程参加了抗洪抢险,写了很多有质量的宣传稿件,上了《空军报》的头版,还上了当地的报纸和电台。从那时起,我便认识了学院警卫连的李连长。
抗洪回来不久,李连长找到我,和我商量如何在老兵退伍前,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立即联想到当时长春市正在倡导无偿献血活动,便建议组织老兵通过无偿献血再为第二故乡作贡献。我的建议得到了全体老兵的热烈响应,无偿献血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我还写好了新闻通稿,在献血前通知了省市媒体的记者,在全市成为热点新闻,对当地倡导无偿献血活动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这是我第一次与无偿献血结缘,虽未献血,但那种热血沸腾的场景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令我终生难忘。转业回到地方后的2005年,镇里统一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那时人们对献血是否有损身体健康多少还是有些顾虑的,致使响应者并不多。因为对无偿献血有所了解,知道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一件无上光荣的善举,我便主动带头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献血后,我仍活跃在现场,还拍了照片,采访了几个爱心献血人士,新闻报道很快发表出来,在全镇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之后,我每年都会主动报名参加镇里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并且都要写稿进行宣传。
2012年,根据组织安排,我开始负责全镇的宣传、文体、卫生和教育等工作。也就从这一年开始,我每年都要负责无偿献血工作,实现了从参与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从文件的起草,到任务的分解,从献血场地的选择,到与市中心血站、区献血办同志的对接,事无巨细,我都要亲自安排好。同时,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无偿献血被更多人所知晓、理解和支持。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居民,大家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镇里每年统一安排无偿献血日的那天,现场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使市、区负责献血的同志非常感动,都说我们镇宣传得好、组织得好。我每年几乎都是第一个参加献血,因为献完血后,我还要在现场拍照、采访,精心做好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并第一时间向媒体投稿加强对外宣传。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我们繁昌也受到了严峻考验,城区和乡村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当得知武汉血库告急,我第一时间来到芜湖中心血站繁昌献血屋,舒臂挽袖献热血奉爱心。即使封闭期间,我因从事全镇宣传工作,压力大、吃不好、睡不香,身体并非最佳状态,因考虑到武汉急需O型血时,我便毫不犹豫地献了400CC,希望通过献血,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我通过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听说武汉急需O型血,那就多献点”,并配了一张填写了献血量400CC的照片,立即引来很多朋友的点赞,也有很多人受我影响前去参加无偿献血。随着无偿献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镇也拥有了一支非常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而且这个队伍一直在扩大。每年我都要宣传无偿献血的新闻,传播爱心献血者的感人事迹。
爱心是可以“传染”的。上大学的儿子突然有一天在我们“幸福一家人”的微信群里,发了一张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的照片,本来身体并不强壮的他,一下子献了300CC。他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在他的影响下,好几个同学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我问他为什么想起来要献血,他说是受我影响的。
我是一名基层的宣传工作者,既了解血液对一个患者的重要性,又知道适量献血对身体并无损害。最关键的是,我还是一名“资深”无偿献血的践行者,如今已累计献血3600毫升,前几年还去市中心血站领取了无偿献血的“铜奖”。如今,我的身体非常健康,以无声的行动说明了献血对身体并无妨碍,反而更不容易患病,使家人从不支持到支持,使同事从不理解到理解,使亲朋从不参与到参与。我经常将在有关科普文章中学到的关于无偿献血对身体的好处进行宣传,坚持长期适量献血,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可提高造血功能。每次献完血后,我都会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无偿献血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我的信条只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用自身献血实践获得了“无偿献血,助人乐己”的人生感悟。只要身体允许,我将会把无偿献血进行到底,用我的鲜血去拯救更多宝贵的生命,去温暖更多的人,用爱心和热血为生命加油!
请伸出你的手臂,撸起袖子,奉献爱心,升华自己!
星 子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