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疫”消得人憔悴
2022-05-16 14:51:30
大约晚上6点半的样子,由于下着雨,天黑得格外早。都说阳春三月是人间最美的季节,可这个春天,对于繁昌来说,却是最寒冷的。天气经历了从最高30℃到最低3℃的断崖式降温,“倒春寒”让人们不寒而栗,感觉到比冬天还要寒冷得多。
可对于新光社区党委书记俞霞和她的同事们来说,再反常的天气也不可怕,大不了将已经洗好收藏起来的棉衣再拿出来穿,不就是再多洗一次吗?多大的事呀。真正让她和她的同事们感到烦恼和担忧的是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其实,自2020年春节以来,烦人的疫情就从未真正结束过,自进入今年三月中旬以来,一场让人始料不及的疫情又骤然降临!
3月14日吃过午饭不久,忙了一上午正准备休息一下的俞霞,突然接到因在马鞍山被确诊的一个人前两天来过繁昌,还曾到过辖区内一小区的朋友家打过牌,按照规定,小区要管控,那家人所居住的楼栋要封控。这个电话,无异于晴天霹雳,她在震惊之余,立即启动疫情防控预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组织人员配合流调摸排,一直忙到深夜。想想2020年疫情那么严重,但繁昌因没有确诊病例,虽紧张,但并不害怕,总以为病毒离自己很遥远,却不想有一天会离自己如此之近!“这个人在小区里待得时间也不长,病毒不会这么厉害吧?不会这么巧就有人被传染了吧?”她虽然侥幸地这样自我安慰,但落实措施却一点也不含糊。她将区共建单位派来的支援人员和区直单位进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两百多人科学地组织起来,安排好小区门口卡点值班,并为值班人员准备了营养丰富的盒饭,还有方便面、饼干类的速食品,还经常煮些茶叶蛋,连同奶茶,送给正在值班的志愿者。她的家离社区办公室虽不足百米,但自从14日这天起,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一来工作不允许,这么大一个小区被封了,在家隔离的居民生活保障就是一个大难题,她必须将居民们服务好,只有吃喝无忧了,才能安心在家隔离。二来她也害怕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被自己带回家,让全家遭殃。细心的她,及时购买了简易的单人床和被子,为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配备到位,要求大家吃住在社区,有事随时能找到人,遇到问题也好有个商量。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俞霞掰着手指头数着离小区管控14天期限越来越近时,23日晚6时许,一个电话顿时让她头皮发麻双眉紧锁。一个从上海返繁的人员被确诊,而此人当天曾在辖区内另一个小区的亲戚家吃过午饭!她一边暗叹自己的运气不咋滴,为什么这么倒霉的事总和她沾着边?一边还要强作欢颜,向着同事们大声笑道:“我们又中奖了。”她想以这种轻松乐观的语调鼓励同事们不要被困难吓倒,便带着大家毫不退缩直面疫情迎难而上,连夜冒雨对小区和楼栋进行封闭管控。自3月14日以来,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钟,最多的一个晚上也只睡了五个小时。即使再辛苦,再疲惫,再难受,她也总是面带微笑,让居民们从她的脸上看到了信心,看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俞霞视疫情为命令,将辖区当战场,带头冲、敢担当、有办法,组织人员迅速对辖区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严格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并为居家隔离的重点人员送去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和猪肉、鸡腿、蔬菜等生活用品,确保居家抗疫生活有保障。随着疫情的升级,按规定对辖区内所有居民住宅小区进行封闭,只留一个出入口,对部分重点楼栋进行封控管理,要求居民足不出户配合疫情防控。2020年春节时,小区也曾封闭过,但那时没有疫情,居民内心是不害怕的,可以去超市、药店、医院。如今,这些与生活、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场所,却成了能去却不能随便去的地方,加之人们普遍存在着的恐慌情绪,使工作量呈几何倍增长。她将区、镇机关干部、志愿者、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分成宣传劝导组、核酸检测采样组、小区出入口管理组、信息与后勤保障组等,科学调配,合理分工,对辖区内所有居民住宅小区、商铺实行宣传防控全覆盖,每天参与志愿人数超过百人。在别人居家抗疫时,她冒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带头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地用柔弱的双肩扛起沉重的责任。她有时身披“白战袍”,有时身穿“隔离服”,进小区、上楼道、登户门。手持小喇叭,跑软了双腿,喊破了嗓子,提醒居民不出门、不聚集、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信科学、强防护,始终逆行在疫情防控的路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用爱、用情、用心、用责任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筑牢社区健康“防护线”。
二十多天来,俞霞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经常整天不休息,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一天要打、接二、三百个电话,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开始安排一天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楼栋如何安排、医护人员怎么分配、志愿者怎么挑选,这都是摆在她面前的棘手问题,安排得合理,一天的工作就会很顺利,反之,则会乱了套,就会影响全镇的核酸检测效率。每天,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嗓子哑了就吃颗含片,鞋子湿了就再换双,实在困了就随便在哪儿席地坐下打个盹。一天,她累得虚脱了,倒在了广场上的长椅上,同事们急得哭着要打120。她却用微弱但无比坚定的声音连声说着:“不要打120。”后来,这段视频通过微信转发后,引得无数人为之泪目,她无意中却成了“网红”。人们在为她点赞被她感动的同时,也增强了足不出户的自觉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始终冲在第一线,虽然为此消瘦了不少憔悴了许多,但却无怨无悔,用无声地坚守践行着初心使命。
星 子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