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蒸 年 馍

2022-02-07 09:26:51

  蒸年馍首先得发面好。记得小时候,母亲侍弄发面如待孩子般耐心与用心。母亲先把一个瓷盆用热水涮一下,在布袋里抓一小把糟子用温水泡开,放一小把面搅匀,放在炕上。炕的温度要适中,太热怕酵头子发酸,太凉怕酵头子发不起来。从一把面半碗温水一点儿一点儿地把酵头子接起来,时间间隔不长也不短才正好。酵头子发起来,盆里鼓鼓的,上面布满蜂窝状的小孔。揉发面是辛苦活,母亲夜里难睡囫囵觉,半夜起来揉三遍发面。

  第二天天蒙蒙亮,母亲起来在大炉子里架好火,约好的邻舍和亲戚来帮忙。

  花卷是过年的重头戏。案板前,几个人一人揉一团面,翻来覆去揉得又光又匀了,擀成一大张,上面抹一层油,油上撒香豆碎或灯盏花粉或红曲姜黄粉,抹均匀了,从一头卷起,几人齐心协力把一大张面卷成一个筒状,再用刀切成大小一样的卷子,在笼屉里抹层油,放入卷子。卷子之间要留一定空隙,以防面发起来粘连。

  “莲花馍”倍受人们青睐,但蒸“莲花馍”工序复杂,材料繁多。姜黄粉香豆碎玫瑰灯盏花粉红曲都大派用场。母亲和婶子们的手像变戏法,一擀一压一卷一翻一拧,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莲花”状的花卷像似莲花胜似真莲花,味美色鲜如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

  一种叫“牛鼻子”的馍是年馍的压轴。把面分成几个相等的大面剂,揉呀揉,团呀团,团出一个小“嘴”儿,里面塞入沙枣子。小时候我爱缠着母亲问为什么要蒸“牛鼻子”馒头,母亲只说祖上一直传下来的,说是为了纪念徐茂公,究竟是为什么,母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除了“牛鼻子”还做特别大的“大贡羊”,面揉成长方体状,上面用剪刀剪出一绺绺“羊毛”,一头的上面用剪子剪出“羊角”,“羊眼”里塞入黑豆子。

  蒸年馍必需火候好。“三叉”土炉里架起烧煤和炭块,烧得大锅里的水要一直咕嘟嘟地响,才不怕把馍蒸“僵”。蒸三个多小时,揭开锅盖,抬下笼屉,笼里真像卧着一只只小白羊,栩栩如生。

  馍馍晾凉后,等冻住被放在一口缸里放在院子墙角,上面用塑料盖好,过去过年走亲戚,挑最好的卷子莲花馍头,拿六个或八个。初一至初五在堂屋献五个“牛鼻子”,在初五献“大贡羊”,并奠茶烧香放炮,意在祈福,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家乡人重视蒸年馍,亲朋好友间送馍互相尝尝,在记忆中,蒸年馍真正蒸出了年的味道,年的仪式。

  田雪梅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