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印花“土月饼”

2021-09-23 08:59:13

  中秋节静谧的夜晚,文人雅士们皆喜欢借此良机,欣赏着月亮的皎洁和圆满,为自己和家人寻得一份精神上的寄托。我素来是个俗人,中秋节的晚上,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吃月饼。至今,我仍沉浸在孩提时代的月饼甜香中。

  那时的中秋节,买月饼是要凭供应券的。一般只有国营烟酒食品店里才有月饼卖,那月饼差不多都是“苏式”的,一层层油酥薄皮的月饼上面,贴着浸了油的红方纸片。所有上架的月饼都一摞摞地码放在分了格子的玻璃柜中。有的月饼才运来,铁皮箱盖刚掀开,店外排队的人们嗅着飘曳的甜香,便开始嚷了:“卖快一点吧,我们已站有个把钟头了。”

  这八毛钱一斤的月饼,每人按券限购两块,我家共有六口人,可以买到十二块月饼。不过,多数人家排队只买一斤或一斤半月饼,桂花、椒盐、五仁和加冰的,各要一到两块。我家买回四块黄纸包卷的月饼,在中秋节的傍晚,除了奶奶分得半块,我们弟兄三人每人一块,另外多出的半块,三人用养的蟋蟀比斗着争个“先吃权”。谁蟋蟀赢了,谁就往那半块月饼边上咬上“一嘴”,这“一嘴”不能咬得太贪,否则,再咬就没有了。为争得咬上“一嘴”,我放赖在披满月色的门前,哭闹着。这会笑吟吟的奶奶,就会把也准备留给我们吃的半块月饼拿出来,而母亲却拦着说:“别给他们,我马上做那种土月饼,我这有‘月饼模子’”。

  母亲说的“月饼模子”,是二姑夫在厂里请铸造师傅加工的,两个同样大小的生铁圆盘,和窗外的月亮一样圆,里面镂刻着好看的图案,这图案好像是两朵对称的玫瑰和枝叶,图案上叠刻着“花好月圆”四个字。 “月饼模子”上连着两根长铁把子,掀起把柄将包了馅料的发酵面块搁进去,放在煤炉上就可以两面炕了。那时我家做土月饼用的馅料有白砂糖、黑芝麻、青红丝等几样,有时只用黑芝麻炒焦擀碎了拌上白砂糖,或干脆就包点白砂糖进去,哄我们当作土月饼。

  然而,我们却不会因为里面包的馅料有着差别,而感到失望。相反,我们还觉得这纯白砂糖包的土月饼,也很好吃,一口咬下去,烫嘴粘乎乎的糖汁会不小心地“喷”出来。“吃糖饼喽——吃土月饼喽!”我们的兴致和吃正规月饼一样高,趁着高兴劲,我会坐在母亲身边的煤炉前,叫她把“月饼模子”让给我,我来掀铁把子,让大哥快放包好的面块,然后我调皮地连连两面翻动着,火光闪闪中,“咕挡、咕挡”的,弄得满屋子响。

  随着土月饼的香气四溢,邻居小脚姚奶奶拄个拐杖,踩着月光,不知啥时也站在了煤炉旁。“你家的这土月饼还印出了花呢,看看上面的字多讨人喜欢……”随后,有一段时间,我家的“月饼模子”经常有邻居来借,每次别人归还后,母亲都将它擦干净抹些豆油,防止上锈了。后来,这“月饼模子”不慎掉在了地上摔伤了,可依然能用。再后来,因为搬家,不知将它塞到哪去了。这么多年来,我们弟兄三人一直在寻找着,如果真能找到,再能像往日一样静下心来,在中秋月夜做些当年的土月饼吃,我觉得自己起码都会年轻20岁……

  儿时印了花的土月饼啊,凝集了朴素无华的情思。

  韩国光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