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行吟
2020-01-06 09:56:01
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很多固若金汤、风情独具的古镇,或巍然,或婉约,岁月静好,那光滑的石板路,祖祖辈辈走过,似乎脚步声还在耳畔渐行渐远,亦如古镇流逝的岁月。
喜欢古镇的清晨,安静、美好。行走在寂静的小巷里,那种感觉,有些似曾相识。清晨娇艳的小花吐着露水,青石板路泛着清幽的光芒。渐渐地,家家户户飘起了炊烟,到处是浓浓的烟火气息。
走过飞檐相接,青砖小瓦的宅院,高墙矮院,错落有致。老建筑,或雕梁画栋,或破败不堪。在那份破败里,我们依稀可以看得到岁月侵蚀的痕迹。辉煌不在,只留得让人怀念。不禁想,在这样的老宅子里,曾经住过怎样的人?古镇,就象一个经历了岁月风尘的老者,内心里全是岁月的故事。经历过,沉淀过,回味过。老建筑,有着它独特的美,亦如年老的智者,荣辱不惊,豁然沉静。
喜欢运河边的古镇,它们如珍珠一般,串在京杭大运河畔。遥想当年“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的壮观景象。古镇窑湾被誉为“苏北小上海”,素有“南有周庄,北有窑湾”的美名。
古镇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夜生活的习惯。每日凌晨,传统的“夜猫子集”便开始了。四乡的小贩顶着月光与星光,纷纷来到集市上做买卖,熙来攘往,叫卖声、讲价声不绝于耳。待到星稀云散天亮时分,赶集的人们却四下散去了。“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这首当地民谣就是描绘“夜猫子”集市盛况的。
我喜欢去逛逛平遥古城。古老的平遥城,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县城的风貌。而最妙的是飘雪时分,整座平遥古城被白雪覆盖,房顶的瓦片一片洁白,与深色的房屋和精美的木雕相配。
我缓缓地走过蔚太厚、日升昌,雪花“刷刷”地下着。曾几何时,也是如此的飘雪天儿,伙计在店里烧红了炉膛,“噼噼啪啪”的算盘声响起来,外面已经等待着来兑现支票的人。历史倏忽一瞬间。明清街上,有巡更的人,穿着古时衙役的衣服。走几步,就将手中的铜锣“当”的一声敲响,和着锣声,喊一声余韵悠远的“小心火烛哟”,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到明清时代。
站在古老的瓮城里,抬头看到把角处的箭楼,不禁想到古时“瓮中捉憋”的防御智慧。这厚厚的城门,即使你有招术攻破第一道防线。可是,待你进得城来,依然有第二道城门,还是如置翁中。而在明清时期,平遥曾是金融业的始祖,至今,我们还可以清晰得看到当年留下的深深的车辙,车水马龙,带来了一甲四方的富庶。
古镇是厚重的,因为一砖一瓦,都书写着历史和文化。古镇也是现代的,演绎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行走古镇,我们宛若行走在历史的岁月里,回溯在明清的时光中,让人在行走中,慢慢感悟到淡淡的幸福。
古镇行吟,吟出古镇的厚重,坚强,执着与期盼……刘云燕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