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电影伴我成长

2019-08-23 15:44:44

  我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电影长大的。

  那时候,每个乡镇都有电影放映队,到各个村巡回放映电影。说是电影放映队,其实只有两个人。放映队一来,村里也派人来帮忙。一般在下午4点开始忙起来,这时我已放晚学了。每当村里放电影,我总是帮放映员叔叔递东西、拉电线等,跑前跑后。

  大家在场地边用三根毛竹搭起一个架子,用四根绳子分别穿过银幕四个角中间的圆孔,将宽大的白色银幕紧紧地绷在高高的架子上。在银幕侧面一根竖起的毛竹中间位置绑上一只黑色大音箱。电影放映机架在一张八仙桌上。

  村里放电影,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大人们提前收工回家忙家务准备看电影。一些好客的村民还把邻村亲戚接来看电影。孩子们自然最高兴,早早地围上前,看着放映员调试电影机,想知道银幕上的人是怎么从电影机里“放”出来的。

  我家位于村子中间,门前场地开阔,电影队来我村放电影,总是选择我家门前空场地。

  天黑以后,电影开始放映。一般一晚放映一部片子,约两个小时。在放映正片子前,常常加映《新闻简报》,内容主要是中央召开重要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到各地考察视察等,有点类似现在央视每晚的《新闻联播》。就是在电影里,我认识了当时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了一些党和国家大事。

  放映现场,真是人山人海,周边的村子来了很多人。前面的人坐在凳子上看,后面的人站着看,有的站在后面看不到,就爬到旁边的树上看,还有的索性走到银幕的背面看。高音音箱把电影里的声音传得很远。

  电影有着神奇的魅力,村里的青少年,大都追着看电影,周边十几里的村子放电影,都要赶去看。随着自己长大,我也跟着跑到很远的地方看电影。

  去外村看电影,最担心的是电影放映中途突然下雨。如果雨下得不大,一般不停映,我们也就任由雨水淋着,把电影看完。回家的路很难行,乡下的路都是崎岖的田间小路,下雨后非常湿滑,雨夜天更黑,我们深一脚浅一脚摸着往回赶,一不小心就滑倒了,回到家时浑身都是泥。有一年夏天,同村的一个小伙伴去一个较远的村子看电影,由于天黑,路上踩着了一条蛇,裸露的脚背被蛇咬了一口。但即使遭遇到这些事情,也丝毫阻挡不了我们去看电影的热情。

  如果来了好的新影片,各地都争相放映,乡电影队就请邻近乡镇放映队帮忙,采取“跑片”的办法尽可能多地放映,一晚放映两场甚至三场。记得当时《闪闪的红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就是采取“跑片”的办法放映的。在一村放映新片时,另一村或两村先放映普通的影片,待一村新片放完第一卷后,早就等在这里的第二个村子的人将第一卷片子拿回自己村里放映,第二个村子放完第一卷后,在此等候的第三个村子的人再拿回到自己村子放映。因为后面的村子等着新影片放映,来拿片子的人几乎都是一路跑着往回赶,所以叫“跑片”。

  青少年时期十分崇敬英雄,特别爱看打仗的影片。我最早看的战争片是《南征北战》,影片中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小胖子”天天行军打仗,但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总是面带微笑乐呵呵的,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抗日影片《地道战》我印象很深,讲述了冀中根据地高家庄军民组织起来,因地制宜,通过错综复杂、户户相连的地道,英勇顽强、神出鬼没、机智灵活地打击日本鬼子的故事,看后感到酣畅痛快。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儿女》里,志愿军战士王成负伤后仍坚守阵地,一边英勇阻击敌人,一边通过报话机引导志愿军炮火攻击敌人。战友们都牺牲了,阵地上只剩他一个人,当大批敌人围上来时,他奋不顾身地对着报话机大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用年轻的生命,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看得我们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冲上阵地,与王成一起战斗。同样是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战斗异常残酷,场面惊心动魄。影片插曲《我的祖国》,旋律优美,激情澎湃,把销烟弥漫的战场与可爱的祖国联系在了一起,抒发了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伟大情怀。看过电影后,我就喜欢上了这首歌,至今耳熟能详,一直能熟练地唱出来。

  英雄的事迹,激励着我们的斗志,激发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怀。村里的同龄人在一起做游戏时,常模仿电影里的角色,绘声绘色地学着电影人物台词,充满激情和欢乐。学校语文老师布置写日记、写作文,我常常写电影观后感。

  那时还常放映京剧、越剧、黄梅戏等电影,但当时我年轻,看电影主要看故事情节,剧情跌宕起伏,惊险激烈,最吸引人。戏曲电影主要是展示剧种唱腔艺术,一般剧情发展慢,我们看得甚为着急。但看戏剧电影使我了解了我国戏剧剧种,戏剧演唱名家名段,戏剧演绎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学到了历史、文化知识,至今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我还看了一些外国电影,主要是印度、日本、朝鲜电影,使我对这些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民俗风情有了一定了解。

  电影是一个窗口,让我在偏僻的小乡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使我的心与外面相连,感受时代脉搏。

  参加工作后,我一如既往喜欢看电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事业与改革开放同行,获得了极大地繁荣和发展。选材范围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创作产生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影片。许多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电影形式也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宽银幕到立体电影的转变。新影片在全国各地院线同步上映,观影条件与过去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青少年时期看的电影,它曾给我带来欢乐,伴我一路成长。沈大龙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