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话说中分

2019-03-01 15:32:26

  中分村亦名中分徐,是沿江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中分发源地为繁邑白马山麓下的湾桥(现属范马村),后迁入八分村。永乐八年由八分再迁入竹丝塌,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当时竹丝塌乱竹遍野荆棘丛生,中分始祖徐鉴公斩荆棘劈草莱毁竹丝建屋居住,因地处汪桥与八分之间,故更名中分。据民国七年所修的徐氏宗谱记载:始祖初建屋掘地改田屡发前人窖藏金银,遂购置田产不断扩建屋宇至村庄甚壮丽,路面皆为青石条和麻石板铺成,两侧设阴沟,雨雪纵横来回不履湿地,初入者迷离不能出。村有前街后街东街西街上头街中东街中街七房弄。村里有米铺果铺烟铺铁匠铺,村广人多,街面喧喧。惜乎崇祯三年火燹无存遗,后人复建者未及前人十分之一,然仍颇具规模,于当时,实为吾邑村庄之冠。

  中分村四面重峰叠嶂环绕于外形同锅状,村庄宛如坐于锅底。村东有周家冲张家冲,村西有陈家冲骆家冲。四冲流水终年不断,由东西两组环绕全村向南流出拦水埂。明清时埂上周围松树参天,故名松州,环村树木也均高大粗壮成长多年。清康熙十年,朝廷征讨台湾,郑成功制战船,古木悉数被伐,后重造新林乃改植栗树,栗为杂木,意为避伐。民国后,栗树成荫,又名栗树园。至抗日时期,栗树生长已有两百多年,大者株重四万余斤,小者亦达八千余斤。当时盘踞中分的四川叛军李志千部将数以千计的大栗树砍伐一空,运送京沪一带换取金银,唯拦水埂幸存一棵,一日因独木难支被暴风吹倒,从此古栗绝也。而余生的水桦树倒愈加茁壮,枝繁叶茂,又生出一片浓荫,可见中分水土滋润生物旺盛。

  拦水埂外方田里,居中置有正方形荫墩一块,植树一株于墩中央,名为印把子。此乃先人希冀于子孙后代握有权限大有出息的象徵性建设,现仍保存至今,经繁赤公路即能看到。许是重教敬儒门风使然,中分徐氏代有人出,徐氏一族出过徐遘、徐迪一门双进士,另有一位被称作“繁昌陶渊明”的徐杰,明成化十二年进士,因心性高洁无意为官,后挂冠回乡,结庐马仁山与三两好友吟诗自娱,成为一方名士。清康熙年间,徐昇官至大理右副侍,相当于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粗列之下,明清两代中分族人为官者当不在少数。

  到了近代,族中望人徐理堂翁由芜湖迁回故里,不惜重金于民国三年停止私塾,慷慨解囊以一人之资创立中分徐私立第一民国学校,自任校长,不遗余力兴教勤学。先后捐银一万一千两百元、田产两百亩作为教学费用。因办学成绩显著,声名远播,安徽省巡按使授予一等银质奖章一枚,民国八年,时任教育总长傅祯湘授予金质奖章一枚;另受过民国临时大总统徐世昌题写的“敬教劝学”之匾额。所获之誉,众望所归。族谱也载:其公秉性端方热肠古道,为人始终不负。平日不道人非,尤慷慨好施,临财毋苟临事毋畏惧,乡族倚若千城。

  这所学校自办学至建国共开办三十六年,为本族本地及周边城乡的莘莘学子开器识之美培做人之德立事业之基础,造就了数以千计的知识人才。

  我居住地离中分不远。出门沿公路往南,上坡,再下坡即到。坡顶原先有一茶亭,名曰步云亭,俗称凉亭。此亭由中分徐氏族人于大清同治八年修建。旧时步行或挑担、推车、鞍马劳顿,行至坡顶需喝碗茶休息片刻,再赴旅途。亭旁有座关帝庙,除此庙外另在各处建有数座庙庵,如涧旁山脚拦水埂路旁的牛王庙(又名钟灵社),枫屋对面的落神殿,西峰大塘的西峰寺(后改名为西峰书院)及独山脚下的长清庵。此类庙或庵因不属佛教系统操持,皆由中分徐氏族人修建,故无僧侣尼姑住庙住持,灯火香油之资金归大公堂九支公门下开支,又如铺路修桥之类也归大公堂开支。

  建庙修祠当属积德修福光大门楣,筑桥铺路造福一方利益民众,于中分徐这样的邑中望族,当在情理之中。真正能让族人引为自豪的是村中的代表性建筑:万年戏台也称独脚莲花台。这座驰名大江南北独一无二的宫廷式万年戏台高大宽敞,台高三丈八尺,台口宽二丈四尺,后台深一丈六尺。台上梁柱斗拱皆浮雕各种戏剧人物,台口正梁上雕的是天官赐福龙凤呈祥飞熊托梦等吉祥图案,屋上铺金色黄瓦,檐下挂瓦当,四角飞檐挂着四枚铁马,微风起处叮当作响。正台屏风是用整块厚木板精心雕刻的冰冻纹,中间缀以梅花花瓣图案。这座戏楼真正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为中分山水增色,为中分徐氏族人脸上添彩。尤其在此戏台上演六十年庙会期间,目连戏合班演出,远在上海、武汉,近在宣城、徽州等城市的徐氏宗亲眷属及大江南北的商贾、小贩与周边民众纷至沓来。开祭之日,观者如云,来村的田埂土路被踏出一层浮土,家家户户住满了人。高峰期人数达十余万以上。加上人声喧哗小贩叫卖,锣鼓声响戏音嘹亮,其热闹程度胜过繁华都市。夜晚观戏,人们就近小便,其尿如流汇聚到一丘半亩田里,第二年因田土过于肥沃,稻杆全部倒伏,以至颗粒无收。

  一九三八年底,新四军三支队从南陵沙滩角进驻中分村,至一九四零年底离开。其间,三支队副司令谭震林及支队领导在戏台上召开过多次动员、祝捷大会。一九三九年四月,新四军军长叶挺陪同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来中分采访,叶军长也在戏台上作过报告。司令部驻中分期间,新四军三支队在谭震林副司令员指挥下与敌寇展开多次战斗,并取得了繁昌保卫战“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尤其是塘口坝血战、峨山头搏斗最为惨烈。当时,住在中分的新四军三支队主要干部有:谭震林、傅秋涛、江渭清、陈仁洪、马长炎、赖少奇、孙仲德、任光等。一九三九年夏,谭震林与田秉秀在中分村喜结连理,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中分村现在的景点“君吟处”、“连理树”就是当年谭司令吹口琴、田秉秀浣衣及两人在树下合影的见证,更是抗战岁月革命前辈在中分留下的红色记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因写一篇中分村方面的文章,去村里走访几位老者,由此结识了徐友志老先生,当时,老人住在楼房南侧的披厦屋里,一张床、一只箱,一张桌,一只凳。生活简朴,只是墙上挂有不少的书法条幅,有老先生自己的作品,也有友人题赠的诗联。老人读过六年私塾,在旧政府当过录事,书法及文学皆有功底,那几年正在写一些回忆录之类文章,有数篇刊在《繁昌文史资料》上。谈到写作,他从箱里拿出两本书稿,一本名曰《空谷幽兰》,一本题为《沸腾的村庄》。两本书稿皆用绳头小楷写在16开本白纸上装订而成。前本内容为札记随笔日记之类,后本则记述新四军三支队驻中分时的一些活动情况,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只是老先生去世后,未曾保存下来,甚为可惜。有幸的是去世之前,他用十年时间编篡完成了《中分徐氏宗谱》的修订,对宗族而言,可谓功莫大焉。

  另有一位“中国好人”徐孝旺,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着手收集新四军事迹材料,走访与事件相关的老人,记录下那些前尘往事,努力还原家乡的光荣历史,为后来的谭震林纪念馆的建设做前期准备。二〇〇六年,在他影响与带动之下,村民筹集四十万元资金,在新四军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终将繁昌县新四军三支队纪念园建设成功,完成了他与村民们多年的心愿,告慰先烈在天之灵,同时也为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做出了贡献。作为新四军三支队驻中分时期司令部旧址的管理员,他义务接待游客数万人次,现场讲解三支队驻中分时期的抗战历史数千次,为宣传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尽职尽力发挥余热,他的热情与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扬!

  二月前的一天中午时分,在三支队旧址纪念馆门口遇见徐老。他热情邀我去他家小酌。举杯间说到新四军提起谭司令,他语速加快,神形生动,不时挥动着左臂,全身充满了激情,哪似七十多岁的老人!我真切地感到了他对这份事业的坚持与执着,对新四军指战员的崇敬,对家乡中分村的热爱。后来,徐老又谈到村里的发展,谈到村里的人才:在城市发展的企业家、出国留学的博士生、养殖能手、模范标兵,又提到汪其美,说她是村里锣鼓队队长,也是县里的民歌手,她唱的当地民歌《手扶拦杆》收入到《繁昌民歌选》一书,还制成唱片四处传唱。其实,汪大姐我早就认识,八年前,她联系我拍照片,说要剪辫子了,剪前拍几张照片留做纪念,那辫子已留了几十年了,因为太长,平时盘在头上。果不其然,当她站在长凳上,放下来的辫子还是能拖到地面,足有两米长,但她后来并未剪掉,一直留到今天。她读过高中,当过小学老师,爱美爱唱歌,是个当地才女。前年去文化馆参加“民间绝活大赛”我们还同台演出过。

  除了人才方面,中分村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也颇有特色,主要体现在祭祀祖宗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庶民大规模祭祀祖先文献所记甚少,中分徐姓对祖先墓群的祭祀传统仪式隆重颇见规模,程式相对讲究完备周全,是明清以来遗留下来的江南汉民族庶民祭祀文化中极为少见的“标本”。难能可贵的是清明祭祖,中分徐姓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即把祭祀革命先烈放在首位。先祭扫革命烈士,再祭祀宗族祖先,拓展了民间信仰的外延,既有传统特点,更具新的时代特色。

  据言:中分徐姓墓群有婆媳合墓,父子合墓,兄弟合墓,宗亲合穴,夫妇合葬,有八九种之多。一村一姓,墓葬类别如此集中,实为少见。

  近十年来,随着中分村名声日益传播,旅居海外包括台湾在内的徐氏宗亲陆续返祖归宗,清明时日纷纷赶来祭祀族祖。当地相关社会人士应邀观摩。其场面隆重蔚为壮观。二00八年“中分村徐姓祭祖习俗”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漫步在这历史悠长民风淳厚、清泉环绕树荫环抱的江南古村落,能看到不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片片鱼鳞瓦厚厚青灰砖,垛垛马头墙条条古弄堂。且有置在路边的石门坎、老兑窝、破石狮、孤门当……似乎诉说着往日沧桑。而更为抢眼的白墙红瓦的新楼房,栽花种草的院落,干净宽敞的街路,写有书法图画的院墙,安祥如意的老人、穿戴新潮的村女......一扫早先的破败之相,呈现出清新而又不失古老的和谐景象。让你对这个有着红色故事与文化内涵的古村落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二0一三年中分村被列为安徽省美好乡村示范村,入选国家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突出古村特色,传承民俗文化;二0一五年中分村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并入选安徽“绿色村庄示范点”。可以说,中分村既是佛教文化展示点、民俗文化集中点,也是革命老区教育点。现在的中分村已经走上了以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发展道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红色文化,绿色家园,蓝色之水,青山植被,古色古香。真可谓,五彩中分,美丽田园。施明荣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