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呵水鱼”
2019-01-04 15:08:26
我农村老家有捉“呵水鱼”的习俗。“呵水鱼”是我们那一带的方言,这个“呵”字用方言读,汉语拼音是拼不出来的,我是根据方言取的谐音。实际上我理解“呵水鱼”就是浅水鱼。每年伏旱开始,农村“双抢”结束,相对农闲,这个时候,降水偏少,蒸发量大,农业用水大,村里的水塘水位急剧下降,出现了一个个的浅水塘,一般当水深在一人深的时候,就有人准备酝酿组织发动捉“呵水鱼”(浅水鱼)了。一般午后,带头的人在村里喊一声:捉鱼去了。这时,大家都心里清楚哪里有鱼捉,于是立即拿上鱼具,众人一道下到浅水塘,开始捉鱼。隔壁村的人看到这里有鱼捉,也都加入进来。
浅水塘捉鱼要有工具,也不好捉,会捉的人捉得多,不会捉的人捉得少。因为塘水还较深,深处还有一人深甚至更深一点,鱼在水里,看不见,怎么捉?好在我们的农民发明了好的捉鱼工具:罩子(最高档的)、雀网、捞兜等,很适合捉浅水鱼。罩子一般成年人用的,用一只手抓住罩口,用力向下压罩,水深的地方双手压,提起再压,如此循环,如果罩住了鱼,鱼受惊撞到罩边,捉鱼人就能感觉到,然后一手盖住罩口,另一只手在罩里抓鱼,如果在深处罩到鱼,还要扎猛子抓。罩子罩到的都是大鱼,一般都是在半斤以上。雀网一般由一人或两人操作,在水里拉着网,鱼一旦入网就起网。捞兜捉鱼一人操作,抓住手柄在水里乱兜,准能兜到。
捉浅水鱼要人多,水面越大越要人多,人少打水不混就不行了。人多在水里来回穿梭,不一会,水就混了,鱼就开始浮头,这个时候雀网捞兜就大显身手了。人多还有一个好处,也是必要的,就是到哪个塘或到哪个村捉鱼一般不会遇到阻拦。那个时候某某水面虽然属哪个队哪个村的,但不放鱼苗,野生状态,大家没有看得那么重,遇到外村很多人来捉鱼,一般不会阻拦的,甚至也参加进来,即使遇到不“顶龙”的来阻拦也没有什么效果。如果人少到外面捉鱼,鱼塘所在村的人就敢赶你,弄不好就要吃亏。但是有一点是约定俗成的,就是“当家塘”不捉,何为“当家塘”,就是坐落在村口用于村民吃喝用水的塘,这也反映了农村习俗里的正能量因素。
我大姐喜欢捉鱼,我自然喜欢,这是农村男孩子的天性。我还小的时候,是给我大姐拎蓝子的,上初中以后,就自己捉鱼了。我家捉鱼最多的一次还是我念小学的时候,给我姐拎蓝子。那次是我们隔壁村凤村带头到六七里以外的罗公圩大港捉鱼,大港水面较大(和六郎的大港还是不能比的),鱼多。那次我姐捉了一蓝子鱼,其中有一条翘嘴鲳有3斤重。
我印象较深的一次捉鱼是1978年夏的一天晚上抢捉新塘。我们村边一个塘叫新塘,是河对面的刘埠村的,属于另一个大队,因为刘埠村田在我们这边圩内,这个塘是他们的农业用水塘,但新塘的鱼被他们所在大队收归集体了,放养了不少鱼,并派了一个有慢性病的退伍军人看管。这个时候以凤村(和我们村同属另一个大队)人为主酝酿抢捉新塘鱼,决定晚上动手。凤村是个大村,清一色姓凤,历来民风强势。记不得哪一天了,凤村来了几十人和我们村里人一起就把新塘鱼抢捉了。我那次没下去,在塘边看,我父母亲下去捉了。看管鱼塘的人很敬业,但人多了也没办法。事后虽然大队追查此事,但毕竟不是一个大队,加上那时政策也松了,最后不了了之。更有意思的是,此事过后,这个大队也放弃了集体鱼塘了,把收上来的鱼塘都还给了生产队。在这里不得不点赞这个大队的领导的开明。
捉“呵水鱼”是我们那一带很普遍的一件事,不知起于何时,我理解应该是历史悠久的了。因为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地方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方式、气候条件和民风决定的。比如过去用水车抽水,塘是抽不干的,不可能像现在干塘捉鱼,只能捉浅水鱼。同时它也必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捉“呵水鱼”终结于改革开放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实施,水面也和土地一样被承包、被经营,无塘可捉;人们忙于经营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也没有闲功夫去捉鱼了,无人要捉。
现如今,农村变化太大,捉“呵水鱼”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作为一缕乡愁在我心中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鲁旭春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