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顺元年县治迁址
2018-12-21 16:55:31
繁昌自南唐升元年间(937-943年)复置后,历经宋元两代,到明代前期,县治一直在延载乡,濒临长江。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县治迁到金峨上乡。
新县治四面环山。北面,枕靠大信山;南面,金峨山拱立;东面,梅山、隐玉山并列;西面,铜山、大阳山横亘。峨溪河越城而过,通漳河,达长江,给人们以舟楫之利。新县治正是全县五个乡交会之处,人们来去十分方便。县治一周,城墙绵延三里许;城门高耸,街衢四通八达;商铺整齐宽敞,官舍屋宇建设规范;学宫、察院、民居、坛庙,分布有序。
最早动议县治迁址的是县令李庆。李庆,明代宗景泰末年任职繁昌。他的建议,得到了当时繁昌籍名流吴琛等人的赞同。县治迁建的事一经传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时议论纷纷,流言四起。
治所迁址是国家大事,朝廷对此十分重视。皇帝诏令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繁昌县治迁址的事。经过反复咨询和商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新的县治所在地更加适宜。于是,朝廷发出通告,对于煽动制造谣言的人将给予惩处。
等到天顺改元,才最终决定县治迁址。执掌迁址工作的,是当时的县令王珣,历经成化年间县令林域、徐礼和弘治年间县令赵文奎几任,最终完成了县治迁址工作。天子很重视繁昌治所迁址,而且一些有见识的人也屡屡建议迁址,这是为什么呢?《尚书》说:“为人民利益而迁徙”,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以前商王迁亳以避免动荡离居,周王迁岐以避免诸狄之患,西汉迁长安是为节省财力,那么繁昌县治迁址的原因是什么呢?考其概要,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休民。繁昌原来的县治濒临长江,位居南京上游。长江为东南水路要道。明朝统一天下,东南地区要去内地重要的州、府,从海外藩属国到两京与两京的使者到各藩属国,多会从繁昌经过,需供应的物品及被使役的人不计其数。有权势的人来来往往,借机盘剥骚扰,永无休止,以致于人民苦于奔命,人口日益消减。明朝初年,繁昌在编住户尚有3960户,而到景泰年间(1450-1456年)则减少到只有1100户,期间变化只有不到百年的时间。
其二是省费。朝廷对驿馆设置有里程规定,供应物资也随驿馆而定。繁昌境内,上游设立了荻港驿馆,下游则有鲁港驿馆,中间不必再设置驿馆。而繁昌县治临江,来往官员都会在此停留,增加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出,额外加重了负担。
其三是远害。繁昌县治俯瞰长江,从地形上来说,不便修筑城墙,不但不利于县城防御,反而给侵扰的盗匪长驱直入之便。
这是繁昌县治迁址的三个原因。从此以后,劳作的人渐渐得到安稳,穷困的人渐渐得到缓解,流落在外的人渐渐安定下来。不久繁昌编户就增加了220多户,可见迁址的好处和成效。
《春秋》不记载平常的事,而对创建改制的事则详细地记录下来。像县治迁址这样的大事,应该仿效《春秋》记录下来。然而,繁昌县治迁址近六十年时间,却没有去著文以记其事。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时任繁昌县令俞应辰认为,商王迁亳因《诰》记载而传播,周王迁岐因《诗经》记载而赞咏,西汉迁长安因《史记》记载而昭著,而轰轰烈烈的繁昌县治迁址却没有记载,这不能不说是史料记载上的缺漏。于是,俞应辰写下了《改迁县治记》一文,记叙繁昌县治迁建始末,让我们得以看到先人做事的敬业和努力,也激励后人建设繁昌的决心和信心。沈大龙
沈大龙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