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80年代读书热
2018-11-16 15:12:26
40年前,改革开放一夜春风,吹绿了我的故乡古镇荻港。回首上世纪80年代火红岁月,作为当年荻港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我最难忘的,就是自己所经历的全民读书热潮。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当年的流行口号,全民读书,更是当年的美丽风景。山环水绕的故乡,虽然离县城和都市较远,但全民读书的时代大潮奔涌而至,千年古镇,读书氛围同样空前浓烈。
改革开放之初,中学语文课本文学性还不强,为了让嗷嗷待哺的学生尽快读到更多优秀文学作品,陶冶高尚情操,我们语文组老师就自己刻写钢板,免费给全校学生油印了一本厚厚的课外文学读本,取名《花团锦簇》,收入《岳阳楼记》《三峡》《海上日出》等名家名篇。繁昌著名作家郭珍仁老师、北师大分配来的李先华老师视力不好,但他们一笔一划刻写,仔仔细细校对,一个标点也不放过;教导处职员郭庭斌老人,曾是小镇著名说书艺人,主动帮我们刻钢板,他刻的字,跟正楷字帖一模一样。一本油印的《花团锦簇》,让学生如醉如痴,爱不释手,也掀起了校园读书热潮。
80年代,故乡最热闹的商店,要数人头攒动的新华书店。人们挤在柜台前,饥不择食地买书,新版的、再版的,中国的、外国的,文学的、知识的等等,恨不得一网打尽。手捧油墨芳香新书,觉得天地特别敞亮,心情格外激动。当年一般人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买书却出手豪迈。《唐诗选》《探索小说集》《十四行诗集》《八十年代散文精选》《重放的鲜花》等新书,每本书购买场景甚至细节,我至今还有温暖的记忆。
那年夏天,板子矶旁的上海修船厂举办“上海图书展”,小镇读书人蜂拥而至,把灯火通明的工人俱乐部围得水泄不通。那个夜晚,我终于买到了心仪已久的《辞海》。打开《地理分册(外国地理)》,感觉打开的已不是一本工具书,而是一扇通向美丽世界的大门。书买回家,我像读名著一样,津津有味地读每一个词条,勃朗峰、好望角、百慕大群岛……让我倍觉世界神奇,人生可爱,前途美好。
80年代,我们除了买书读书,还喜欢到邮电局自费订阅报刊。报刊周期短,内容新,跟时代结合更紧密。在母亲和家人支持下,我先后订阅的报刊有《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北京文学》《诗刊》《散文》《随笔》《读书》《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国语文》《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修辞》《文史知识》《文艺报》《文学报》等等。这些报刊,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与时代同步,也提高了我的知识和教学水平,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夜深人静,妻女熟睡,我津津有味地阅读新到的报刊,诗歌、小说、散文,舒婷、路遥、孙犁……那种美妙享受,真是难以表述啊。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读书成就美丽人生。那时的荻港中学,紧邻小轮码头,站在教学楼上,大江奔腾、百舸争流的壮美景象尽收眼底,与时代大潮一样,催人奋进。老师们传阅新书佳作,分享读书心得,教研组充满温馨的书香气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郭珍仁老师教书育人,笔耕不辍,有段时间,他每隔两周,就会在《团结报》副刊发表词作,又在《安徽文学》《人民文学》发表《往事》《上午十点钟》等短篇小说,还出版了《话说红楼》《滨河庐词抄》;李先华老师坚持翻译外国小说,考取了语言学研究生,出版《说文解字》研究专著,成为高校教授;刘方新老师苦心读书,被中国科技大学聘为教授,出版天体物理学著作,还送给他荻港中学的学生纪念。80年代的读书热潮,也同样让我终身受益,让我从一名高中毕业“萝卜炒萝卜”的代课教师,顺利考试转正,进入高校进修,成长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80年代的全民读书热潮,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纵情歌唱,也值得我们大力倡导,再掀高潮。程红旗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