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故乡换新颜
2018-08-31 15:27:27
投笔从戎十三载,无尽思念忆家乡。我是一名参军在外的繁昌人,入伍以来,随战舰驰骋万里海疆,也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目睹他乡繁华,故乡的容貌不时浮现眼帘,每次探亲返乡,总有一种温情扑面而来,萦绕在记忆深处的小城又增添几多的变化。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方圆数里的农田是我们几个孩子的天堂,掏鸟窝、钓龙虾、光着屁股下河游泳、提着手电夜里抓蛙……大自然的馈赠虽给了我童年无尽的回忆,但也无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贫瘠和落后。
如今,农村看不见孩子奔跑在田埂上的身影,看见的是他们纷纷走进大型综合商场、儿童乐园和游泳馆。手搬肩扛的生产方式也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去不返。土地流转、割田成方、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了效率和产量,也让绝大多数农民把腿从泥土中拔了出来,走向远方。
我的家乡在峨山镇沈弄村缪墩,这里曾出土过很多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生产工具。数千年来,勤劳的先祖们默默耕耘着这片土地,但却很少有人从这里走出去。时光荏苒,儿时的小伙伴如今大多数都走向祖国各地,个别人甚至跨出了国门。
几年前,老家房屋因新修水利拆迁,政府重新在县城分给父母两套房,按照政策规定需要补缺差价,二老一时转不过弯,心中难免有怨气。“兴修水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们算是为政府做贡献了,再说政府也没有让百姓吃亏,两套房子价值几何,农村房子能值这么多钱吗?”经过我们几个子女的劝导,父母终于喜上眉梢。
父母如今告别农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却依然享受农村粮食补贴福利和新农合保障,母亲因患有高血压和脑梗塞,政府又免费帮她办理了慢性病卡,每次买药都有优惠。父亲也买了农保,刚拿钱那个月,他兴奋地像个孩子向我报喜。我打趣地说:“一辈子没拿过工资,老了还能按月去银行拿钱。”父亲说:“把国守好,家会更好。”
短短数年,高楼如雨后春笋在繁昌拔地而起,老家墩子上一大半村民在县城安了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政府安置房和商品房。他们的行为举止更加文明规范,知道了垃圾要分类,出行自觉遵守交规。用上了清洁能源,看上了数字电视,走进了图书馆,迈开了运动的双脚。
今年休假回乡,老家不远处几块闲置的土地又新建起高楼,蓝天白云下,高大的塔吊缓缓旋转,健壮的工人迈着铿锵的步伐,销售人员温馨热情的介绍,江南小城无不彰显着蓬勃发展的姿态,无不演绎着与时代共振的乐章。
是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迈入快车道,经济运行高速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繁昌县去年GDP高达279亿元人民币,人均GDP突破10万元人民币,如今老百姓手里有了钱,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这符合人的心理预期,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最让人惊喜的是,老家的路修好了,结实平整的水泥路彻底取代了泥泞坑洼的土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吸引不少城里人早晚到此休闲散步,感受乡野芬芳,着实让农村人“没想到”。
“没想到”不代表不可能,盛夏的农村草木芊绵,万物葳蕤,绿水绕人家,田间地头忙,这不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吗?坚信在党的“振兴乡村战略”的伟大工程推动下,农业的发展会更现代化,农村的变化会日新月异,农民的幸福指数会节节高。
改革开放40年,喜看祖国换新颜。小城繁昌的变化是神州大地发展的缩影,更是全县人民拼搏奋进的结晶。眼前看到的是日新月异,不变的是刻在骨子的中国精神。
周道先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