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寻梦富春江

2018-06-11 08:43:38

  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山水风光带,我已经游了桂林漓江和长江三峡,2018年的清明前,终于如愿以偿去游了桐庐富春江。其实,早在我读初中时,曾在《萌芽》文学刊物的封底看到印有《富春江畔》的水彩画,那绿茵茵的江岸及浅滩,还有青碧如蓝的江水,竟让我如痴如醉。从此我和富春江结上了寻梦之缘。六十多年来,我一直魂牵梦萦着富春江。最近几年媒体热传660年前的大画家黄公望绘制的国画长卷杰作《富春山居图》,再度引起我对富春江的心仪向往。

  这次跟随旅行社赴浙江桐庐富春江二日游,大巴客车清晨6点半从繁昌出发,车入南陵境转上高速公路,经宣城折向南行,入宁国后,始见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到达千秋关收费站,站北是安徽,站南是浙江。车随即转入浙江省道而行,是为了便于游客观赏沿途美丽风光。车过潜川后,公路紧贴分水江向前延伸,渐入佳境,两旁青山扑面而来,正值春光和煦,丽日下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近处的小山峦,树木葱笼,中间的山岗,林木翠绿,后面的高山迤逦青碧,错落有致,色彩鲜明而调和,令我全神贯注,目不暇接。一路山水,一路风景,让我心旷神怡。

  中午时分,车到瑶琳小镇,导游带我们去一家饭店用了午餐,就驱车前往瑶琳仙境。这个号称“全国四大名洞之冠”的瑶琳洞,全部集中藏在一座小山之中,从最底层的洞口进去,然后沿着一层层的石阶盘道而上,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形状各异的石钟乳,在五彩缤纷的电光照明下,显得妖娆多姿,洞中奇石嶙峋,沟壑深沉,暗流潜伏,加之人工铺筑的石阶、石桥、石栈道,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光中,更显得梦幻迷人。蓝莹莹的、白濛濛的氛围中,九曲石板道上,游人行其间,恍若身入天上仙境。所以,瑶琳洞被浙人冠以“仙境”之名。

  游完瑶淋洞,便驱车前往“红灯笼外婆家”,这是在江边山麓人为营造出的一处景点。进了园门,便见到小桥流水,内有古朴的徽式民居,庭院前一个特大的南瓜造型旁有老外婆和两个外孙女的塑像,吸引游人照像留念。从景点创意设计的角度来看,是想让游人体验“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乡土风情。园中有供儿童游戏的器械和玩具,到时可以观看民间杂耍表演。因我们这个团队,没有少儿参加,大家游累了一天,便要求带我们早点去宿营地。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江边的富春江镇,在一家商务宾馆下榻。吃过晚饭,便早早休息。

  翌日清晨,我和文友徐君去街上逛逛,看来这是一个为开发富春江旅游资源,以适应发展旅游事业而特意新建的镇。果然不错,我们在街头一座桥旁,便见到一尊古人石像。基座上,镌刻着“子陵风骨”。原来这里是严光的故里,过去的名称是“子陵村”。早餐过后,便跟车来到游船码头,转乘游轮,前往严子陵钓台。

  游轮在富春江上缓缓而行,两岸青山,一路喜相迎。游客坐在舱内,凭借大玻璃窗就可以直接观赏江上和岸上的无限风光。但窗外绿意葱茏中的江村、渔舟,及层层叠翠的峰峦,还有春来绿如蓝的江水,实在太诱人眼球,为了把景物拍照得更清晰,我和爱好摄影的游客一样,都站在舱外的走廊上,抢拍外景。游船靠岸时,看见景区前沿的长廊上,刻有通栏篆体大字:“严子陵钓台天下第一观,”我立即拍下这张照片,心中默念着,向往已久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钓台景区的大门,是一架古朴坚实的麻石牌坊,横额上题名:“严子陵钓台”,是赵朴初先生所书。进牌坊后,拾级而上,在翠绿丛中,有楼台亭阁。右侧有一个“月亭”,亭前有李白仰卧望月的石雕塑像。左侧有“问隐”门,内有房舍、茶室、图书室。牌坊左上方有“严光生祠”,是粉墙黛瓦民居型的小三间,朴实无华,正符合子陵一生的人格风骨。祠堂下边,有两道长长的碑廊,其间陈列着上百块的青石碑,镌刻着古往今来赞美严光的诗词。因游人如织,在拥挤中,无法一一拜读,只能在匆忙中看了几块碑文,并随手拍照下来。游览时间安排得太紧,既无暇进祠堂拜谒严光神灵,也没法去后山观看古钓台。听人说,即使去了,也是枉然,那高高耸立在江边山头上的古钓台,仅有一个亭子,早已荒凉,少有人迹了。那钓台距江面约一百多米,真让人难以相信,当年子陵要放多长的线才能钓到鱼?我设身处地想了想,他要钓鱼也只能在山脚江边,也就是在石牌坊前的亲水平台边上。难怪平台上放置一把藤椅,栏杆上架一根竹钓竿,有游人时不时地作垂钓体验,以满足游人的慕古之心。从景区出来时,看到牌坊背面横楣上刻有“山高水长”四个大字,不少游人在此停足或观景或拍照。此时,正是春和景明。牌坊框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取景框,把眼前的江光山色全都揽括进来。

  近午时分,复上游轮去游“小三峡”。船在龙门湾游客服务处停靠,上岸后,迎面便是一座高大的渔翁石雕像,走过一座高高的石拱桥,面前就是依山傍水的“云峰烟水阁”,形似南昌的“滕王阁”,看上去很巍峨壮观。在“小三峡”游客还可以另买票上小型的橡皮冲锋舟,在水上击水游乐。

  返回时,仍坐游轮,回到早上乘船的客服中心,转乘我们的旅游大巴,沿江前行,过了大水坝后,在一个小码头下车,接着排队下到江边,待大家穿上救生衣,分乘十多只橡皮艇,一起出发。看着这每艇12人,个个头戴桔红色的太阳帽和穿着橙红色的救生衣,在水手掌舵下,皮艇一齐击水争流,遏浪飞舟。看两岸青山,美若处子,含笑相迎。看一江春水简直是流动的翡翠。旅友们都乐得忘乎所以,有的不时用手机抓拍这瞬间的镜头,有的竟伸出手掬一捧江水,惊呼着这江水太可人了,又清凉又滋润!

  最后一段游程是转乘“风情画舫”,前往桐庐县城。金黄色的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画舫满载着游客,航行在碧绿如蓝的江面上,两岸风格独特别墅群掩映在山峦葱茏中。快到城区了,一座座超高层的楼宇耸立在岸上,两座跨江大桥,如长虹卧波,在蓝天白云下,把一个古桐江山映衬得多姿多彩。这气势,这派头,虽然比不得上海黄浦江畔摩天楼群的繁华辉煌,但在所有的县市级的城市中算得上是佼佼者,难怪被评为全国山水风景最美的县城。

  午后一点,在桐庐城内一家大酒店进餐。两点钟乘大巴返程。上车后不一会,天空浓云密布,突然下起倾盆大雨。车上的旅友们都感到庆幸,有人说,若是在中午下这样的大雨,我们正在皮艇上准会被淋成落汤鸡。感恩天公作美!半小时后,雨停天晴,空气清新,群山一片绿溶溶。车到繁昌城已是万家灯火了。

  孙以栋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