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战友·师傅

2017-04-10 08:20:35

  每年的八月,我都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回忆起绿色军营,在脑海里播放着以我为主角或配角的“电视连续剧”。那如火的激情岁月便一下子在眼前鲜活明亮起来。

  今天早晨6点多,手机突然传来了提示音,打开一看,是一个叫“二月河”的陌生人要加我为微信好友,便查看了一下对方资料,见是甘肃天水的。大脑的“百度”功能立即开启,迅速地搜索起来,突然一个叫“赵建新”的战友闯进脑海里。对,他就是甘肃天水人,应该就是他!那是我生命中从未去过的地方,却认识那个地方唯一的一个人。于是,我立即接受对方为好友,便迫不及待地上来就是一句:“天水的?你是赵建新师傅吗?”答案正如我心中所想,这个“二月河”就是我的战友赵建新,也是我的师傅。于是,我们利用语音热情地聊起来。他急切地想了解我的工作、家庭、孩子,我也对他的工作生活家庭十分牵挂。两个17年未见面的战友,因为小小的微信便亲密无间起来,没有了时空距离,没有了久未谋面的陌生感。对他的记忆碎片迅速地串连起来,一些细微的章节也在脑海中渐渐放大,在眼前清晰鲜活起来......

  1994年7月份,我从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长春的一个空军部队。因我学的是焊接专业,自然被分到了机务定检中队的修理分队焊接班,赵建新便成了我的师傅。他要年长我四、五岁,已扛上了志愿兵的肩章,是这个部队焊接专业的绝对骨干。说实话,我在军校虽然学了几年焊接专业知识,书面考试成绩也都在优秀等次以上,却未真正拿过焊枪,空有一身理论知识,却无法焊接哪怕只是自行车上一条细微的裂缝。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机场修理分队焊接车间,参加第一次“飞行后”(飞机结束训练返航后的常规检查)的检查维修工作,兄弟中队的机械师拿来一只加温盒,上面有一条细微的裂纹,需要立即焊接。赵师傅微笑着对我说:“小杨,你来试试!”我顿时涨红了脸,表示自己还没实践过,即使明知是要采用气焊,要用铜焊条,就是不敢拿起焊枪。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让我认真地看。他将加温盒的缝隙处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后,便熟练地打开乙炔和氧气瓶,拧开焊枪,一束耀眼的火苗便直窜了出来。他不停地调整着,将火苗定格在最适当的“火候”,一手持焊枪,一手持焊条,对准缝隙处认真仔细地操作起来。不一会儿,一条均匀细致的焊缝便出现在我的眼前。他摘下墨镜,笑着对我说,明天早点过来,找些材料多练练,很快就会掌握的。从那以后,赵师傅和我总比别的战友先到车间。他重点示范电焊、气焊、气割的实际操作要领,并手把手地教我练,尤其是一些细节处,更是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飞机在空中飞行,任何一个小小的故障,都会影响飞行安全,一定要确保飞机不带故障上天。当我基本可以单独完成任务时,他终于可以放心地请假回家结婚了,临行前再三叮嘱,万一没把握焊好时,一定要向分队长请教,千万不要不好意思请教而影响飞行安全。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技术本领使我受益匪浅。这比我学了多少书本知识还管用啊!

  大概是4个月后的一天吧,学院政治部宣传科的张科长到我们团寻找新闻报道人才。我因4个月内在《长春日报》和《长春晚报》上发了十来篇散文诗歌而被幸运选中,并拟将我借调到宣传科专门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在征求意见时,没想到赵师傅竟比我还高兴,他兴奋地表示,拿焊枪的手也能写文章,这是一件为我们焊接班增光添彩的大好事啊!虽然为此他要更辛苦些,但不能因此影响我的前途。他不但积极地推荐我去“深造”,而且还专门让临时来队的爱人炒了几个好菜为我送行。我一再表示,这是借调,说不定很快就会回来继续跟他学技术的。然而,这一借,就让我从此与焊枪无缘了,也无缘再和他学技术了。因在《解放军报》、《空军报》和省市级报纸上发了不少稿子,而被团里要回来直接安排在政治处从事宣传工作,负责编辑《蓝天简报》和主持《蓝天之声》广播。每当在报纸上看到我的稿子,赵师傅总会为我感到高兴。他晚饭后在营区散步时,也总喜欢通过营区大喇叭仔细听我的播音,如哪个字说得不够标准,第二天就会及时提醒我。我因宣传报道成绩突出,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他都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经常开玩笑地说,看哪个敢小瞧我们拿焊枪的!

  回忆总是美好的,虽然我们在一起工作仅仅只有4个月,却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我总尊敬地称他为师傅,他却喜欢亲切地叫我小杨。我们通过微信热情地邀请对方到自己的家乡作客。我们都知道,从这一刻起,我们彼此也在热切地期盼“我们再相逢”的那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杨才星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