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氤氲“端午蛋”
2016-06-06 08:36:43
儿时一入夏,就扳着指头数日子,急切地聆听端午的脚步声。因为到了端午节,不仅有好玩的,还能吃到美味的“端午蛋”。
故乡豫南唐河的端午美食很有特色,别处大都是吃粽子,而老家主要是吃“端午蛋”。当时家里生活并不宽裕,能美美地改善改善伙食,对我这样馋嘴的毛孩子来说,无疑是充满期待的。
记忆中,母亲的一双巧手,将“端午蛋”做成了工艺品级的药膳美味。端午节一大早,她就准备好了艾叶、大蒜、腌鸡蛋、四叶草片等材料。艾叶不仅香气馥郁,而且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温、味苦、无毒”,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的功效,能防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等症;大蒜有强力杀菌、排毒清肠的作用。用这些食材烹制的“端午蛋”,是端午时节祛病养生的传统美食。
“端午蛋”的烹制程序很繁琐,也很考究,是对耐心和技艺的考验。先把采摘的艾叶用土井水洗净后浸泡,每半小时换一次水,需换水三次;把艾叶放入盛有井水的大铁锅中,大火烧开后减为小火满煮半小时,用笊篱捞去艾叶,多余的艾叶水倒入大木盆,待温度合适时给我洗澡用。
接着将有足够厚度的四叶草片,放到裁剪好的正方形网纱的中心位置,把有纹理的一面叶子,紧贴着洗净的腌鸡蛋,以便能印上花;再抓起网纱的四个角,把鸡蛋包好、扭紧用棉线扎实;然后将鸡蛋、大蒜头一并放入艾水,用大火煮开后减为小火,调入红糖,再减为文火慢煮二十多分钟,直至鸡蛋完全上色;停火待鸡蛋变凉,打开纱布包,就能装盘了。
“端午蛋”色泽橙黄鲜亮,印花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十分漂亮。但这时还不能吃,还要进行家祭仪式。母亲先盛一盘“端午蛋”递给父亲,父亲恭敬地将它摆在堂屋的神案上,燃上几株香。在袅袅的烟雾中,他满满斟上一杯雄黄酒,均匀地涂在我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说是能避邪驱瘟,防止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种毒物的袭扰,再由母亲给我佩戴香包、系五色线、穿上绣有五种毒物图案的肚兜,然后给先辈鞠躬行礼,在表达感恩的同时,祝愿我平安健康成长。
终于能吃“端午蛋”了。先将蛋壳敲开一个口,如雪般纯净洁白的蛋白就呈现于眼前了,用筷子一剜,金灿灿的蛋黄就露了出来,还会冒出浓浓的蛋黄油来。剜一点蛋黄放到舌尖品尝,鲜醇绵长的浓香中透着艾叶的清香味,口感细腻滋润,极能刺激味蕾、调动食欲。夹一点“端午蛋”,就一口馒头,再配一颗煮蒜头,是童年越吃越爱的美味。
如今,老家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早已不用为改善伙食犯愁了,我也于十四年前漂泊到了远方。然而,“端午蛋”这道温馨厚重的文化风景,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记忆,在亲情的惦念与美食的秘境中,被时光发酵成一种叫做乡愁的醇酒,静静在岁月深处,氤氲着隽永的芬芳,一次次带我梦回故园。刘杰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