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鹅的引领
2015-08-31 08:59:44
我去过南陵的峨岭,也到过三山的峨桥,及至来到繁昌的峨山时,我忽然就在想:这三个地名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峨”字,莫不会是一桥飞架,将峨山、峨岭连成了一体?繁昌的文友听了我的臆想,哈哈一笑道:峨山、峨桥隔河相望,联系紧密是不错的,但那峨岭与他们几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再看地图,居然是峨山夹在峨桥和峨岭之间,且与峨岭相距甚远,我不禁为自己的望文生义和一厢情愿而哑然失笑了。
羊年的初夏,我随市作家协会采风团赴峨山镇采风,算是真正踏上峨山的土地。翻山越岭,过沟涉涧,所见青山葱郁,绿水悠悠,鸟鸣竹海,车喧村道,好一片迷人的山村风光;再听当地文友对峨山如数家珍似的介绍,金鹅洞天、金牛栖凤、徐贡元的传说、东岛村的李天官府的由来,千军岭的炮台、峨山头抗战的硝烟,开矿与退耕还林的成果……峨山的形象在我心头逐渐清晰、鲜活起来。
原来,峨山就是鹅山,说起他的来历就不能不提到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在凤形村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对金色的天鹅,这对金鹅经常为周围的村民做好事。有一年夏天,洪水泛滥,百姓的生命财产被淹没无数,金鹅为搭救被洪水围困的灾民,纷纷张开双翅凌空架起一座长桥,将灾民全部引渡到附近的高地。由于灾民众多,引渡时间过长,其中的一只天鹅因负担过重劳累而死,化作一座石桥,称为“鹅桥”;另一只天鹅飞回洞中,因疲劳和失偶之痛郁郁寡欢,不久也死在洞中,石洞遂名金鹅洞,山也叫“鹅山”。口耳相传,不知何时竟将“鹅”写成了“峨”,故当地的生意人也多用“金峨”来命名自己的店铺。其实,我倒觉得用鹅也未必不好,天鹅架桥,不但救了当年的灾民,也让今天的峨桥人享受到富裕的果实:你看峨桥不产茶,交通上又没有任何优势,却一跃成全国闻名的茶叶市场,莫不是那只金鹅搭成的无形之桥,让全国各地的茶叶客商纷至沓来。茶来叶散,人来客往之间,峨桥的市场繁荣起来,经济发展起来,群众生活富裕,叫“鹅桥”也算是名至实归。当然,隔峨溪河相望的另一只天鹅,终于早新世纪来临之际走出了独自的忧伤,它先是敞开了自己博大的胸怀,贡献出铁、锌、铜等金属类矿产和石灰石、沸石、膨润土、瓷土、白云石、花岗岩、煤等非金属类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灰石储量约5亿立方米左右,氧化钙含量在52%以上,是生产水泥的一级原料。于是,在上个世纪末,峨山境内机声隆隆,炮声阵阵,货车穿梭,尘土飞扬,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无穷的活力,也让当地村民的口袋渐渐殷实起来。但人们很快发现,山不再葱郁,水不再清澈,崭新的建筑在阳光下也不再耀眼,就连峨山的天空也总是灰蒙蒙的。峨山,这只美丽的金鹅已黯然失色。于是,它忍痛关闭了自己的胸膛,将美丽的羽毛化身为茂密的竹海,让毛竹、元竹、淡竹、紫竹、金竹等十几种竹子荡涤尘埃,于是,天蓝了,山青了,水绿了,竹子茂盛了,“安徽竹乡”的雅号也落在峨山镇的头上。无论是乘车穿行在峨山的山村水涧之中,还是信步徜徉于茂林修竹之间,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天籁之音不绝于耳,就连我们呼吸的空气也变成绿色的了!文友说,是金鹅引领着峨山人找到了生态发展的长远之路。
当然,峨山的价值不仅在于他有金鹅、金牛的传说,有吕洞宾点化而成的倒杉木的传说,也不仅在于他有丰富的矿产和优美的环境,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影响深远的红色记忆。譬如,他有新石器时期的缪墩文化遗址,有商、周时期的油柞墩遗址、落花墩遗址、马厂遗址、鹭鸶墩遗址、高墩头遗址、沙元墩遗址,春秋时期的峨山铜矿冶炼遗址,五代至北宋的半边窑址,元代的千军岭炮台、城山寨址;还有谭震林将军指挥新四军进行的五次繁昌保卫战,其中第四次保卫战就在峨山头打响,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在新四军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如今,刀光剑影已经暗淡,鼓角争鸣也已远去,生活在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峨山人更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他们早已积极行动起来,退耕还林,美化山川,开展特色经营,于是有了城山的竹垫、沈弄的西瓜,接官的扫把、童坝的竹篮,湾店的竹制品,东岛、象形的烘笋,柳塘的桃……他们各具特色,不断开启峨山人美好生活的明天。峨山,峨桥,正在金色的天鹅引领下不断向前奔跑!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