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也文艺
2015-08-24 08:34:46
前几日朋友送了我一本《杜甫的五城》,接过来的时候觉得书名特别眼熟,但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看的,书里讲些什么,真是“一孕傻三年”,记性变得这么差了。回家后终于想起来,原是有次去合肥考试逛书店的时候见过的,当时以为是本杜甫传记亦或研究杜诗的专著,拿起翻也没翻就放下了,那一放竟然就错过了这本好书这么些年,实在是很遗憾。
作者其实是个标题党,这本书和杜甫关系不大,不过是借由杜诗《塞芦子》里“五城何迢迢”的思绪,搭着火车来了一次当下最流行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不过作者的壮游是发生在20年前的中国。这本书应该定位于旅行散文、旅行杂文、旅行笔记,作者赖瑞和先生应该定位为一位唐史学者,他大学念的英文系,后来又去普林斯顿修的唐代文史,可以说兼具文学与史学之长。他在自序里面提到有位内地读者给他写了一封电邮,评论书中有一种“难以解说的悲伤”,让他颇为感动,而我想这应该就是通贯古今的历史感,广博的文化积淀,一种以史为鉴的行文态度,混杂着悲伤和幸福,让人读来悠远绵长,这样的书往往会写得有情怀、有趣味。
说到旅行散文,总是绕不开余秋雨,我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很是喜欢他的文章,华丽、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现在年纪大了,却觉得华丽的辞藻有时候“腻”过了头,本书虽也是游记,口味却清雅质朴了许多,一碟小菜,不同于大餐的风情。难怪有人会说看到最后,感觉就像记流水账了,也难怪有人觉得作者从唐史的角度去写文章,观点过于狭隘了,而我喜欢这本书的,恰恰是这两点。从一个没有受到偏颇文化教育的学者的角度,从一个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华人的眼里,这样的感受真实,不矫揉、不造作。书里除了对历史遗迹的寻访,还写了不少旅途中遇见的人和事,都堪玩味,那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
而蓦然回首,我们离这样的中国也已经很远了。写到这里,行文竟有些伤感,于是还是补几句好玩的吧,以便增加大家寻读此书的兴趣。作者不仅是个壮游万里河山发思古之幽情的史学家,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海南的咖啡、潮州的卤鹅和鱼饺、梅县的仙人板、西安的牛羊肉泡馍、吐鲁番的葡萄干和红珍珠及马奶子葡萄、云南的过桥米线和田七炖鸡、重庆的炸江团鱼、四川的樟茶鸭、青海的湟鱼和香酥鸭、福州的佛跳墙、开封的小笼包和桶子鸡、济南的脱骨扒鸡和卷肘、五台山的台蘑和小笼油面、延安的荞面和羊肉汤、扶风的擀面皮,还有一直念念不忘的、没有吃到的宜良烤鸭和黄河鲤鱼,本书若加个副标题,说是吃货的盛唐之旅也不为过。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