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追柳外凉
2014-08-04 08:50:45
夏天浓郁的气息来自太阳的热烈。夏天的阳光,光线异样稠密,明晃晃的刺眼。特别是在中午,无孔不入的阳光将大地照射得一片惨白,所有的建筑都在反射着白光,刺得眼睛雾蒙蒙的。走在街上灼热的烈焰中,一阵风吹过来,就挟着一股热浪,一波一波地往身上涌来。阳光好像不是洒下来的,而是打在身上、手臂上,好似有千万枚钢针在扎。难怪有人要把夏天称为“苦夏”。
“有朵花,不常开,半截纸,半截柴;三冬它在柜中放,盛夏无风身上带。”夏日纳凉,首先想到的是扇子。
我国的扇子名目繁多,千姿百态,有竹扇、麦扇、蒲葵扇、丝绸扇、羽扇等等,大都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古时,扇子通常用作统治者的礼仪工具,以备出巡时为君王贵族蔽日防尘,同时作为皇权的象征。而将扇子用作扇风纳凉,则始于汉代,当时的史书中有“以龙致雨,以扇逐暑”之说。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之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自凉。”在古代,暑天里人们主要靠扇子来纳凉,古人称它为“摇风”,又叫“凉友”。在没有风扇和空调之前,扇子是儒雅人生的道具,通常文人墨客手中的折扇最为讲究,扇面上多绘以山水、书法等,历史上的许多画家都曾以精湛的艺术,在这小小的扇面上作画题诗,成为上乘的佳品。宋朝文莹《玉壶清话》载,后唐进士范质在朝廷里做官,后来不满腐败政治,辞官回家,在白纸扇上写下一副对联:“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这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扇联。无名氏撰有精彩对联一幅,上联“夏至大暑,纵有清明前后汗(汉)”,下联“秋分白露,不须雨水南北潮(朝)”。上下联首尾囊括夏至、大暑、秋分、白露四个节气,同时把节气的特点介绍出。妙在汗与潮,谐音合嵌汉朝二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外出纳凉,是古代诗人经常描写的题材。蛙鼓阵阵,百虫声声。古历书向有大暑时“腐草化为萤”之说,显然是谬误,但是乡村的夏夜,树林里,草丛中,萤火虫翩翩起舞,忽明忽暗,与夜空闪烁迷离的星光交相辉映,给夜色带来动感,又增添几分旷远,把夏夜点缀得更加美丽。纳凉的地点当然不限。唐朝田园诗人王维纳凉的地方,喜欢选择在既幽且深的茂密竹林,他在《竹里馆》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宋代的杨万里,喜欢流连于荷池纳凉,其《暑热游荷在池上》诗云:“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宋代的秦观却喜欢拄杖追凉到桥南,此时月明风清,星河半落,夜凉袭人,使人十分爽快。“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桥畔是他夏日里赏月、观景、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当然,纳凉也可在凉亭里。“炎威,炙损娇姿,怎如和我凉亭共戏,醉荷风碧簟相依。”凉亭是供行路人避雨或休息的亭子。唐朝文学家元结曾任道州刺史,慕名前去江华蒋家山游玩,感其“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遂为凉亭取名“寒亭”,并作《寒亭记》刻在亭背石上。元结作有五言古诗《登殊亭作》:“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这样的境界,现代人难以抵达了。试想,连“与谁同坐”都成了问题,还有什么不是隔膜?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作为现代人,在酷暑的日子可以深居简出,享受空调的切肤凉爽,领略网络时空的神秘快感,如此,又怎么会觉得暑之苦呢,又何来吟咏之乐呢?
“一纶方巾,一把折扇,摇头晃脑谈古论今,古道热肠尽是一场空悲伤。一桢天窗,满眼世界,怀才不遇空白了头,稍逝人生却是儒风留青古。”词有些冷,这骨子里仍是生命的热,何况是在如此热烈的季节?酷暑时节,茉莉、荷花、紫薇盛开,这伏日里的三姐妹用气质压住酷暑的狂燥,用旖旎显示生命的芳菲。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映日荷花别样红”。紫薇盛开来紫云压枝,花瓣像雪片铺满,也有一番气派。“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看着这花儿奋力绽放的人生,还有什么不可以让浮躁的心静下来的呢?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