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乡村的年

2012-02-13 09:31:04

  日子过得如流水,一转眼又要过年了。想想自己都快接近知天命之年,然而,回忆起小时候盼年、过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乡村的年,是隆重而热烈的。无论穷人富人、有钱没钱,都讲究的是一种气氛,当时光跨进腊月的门槛,年的味道便有了,此时正值农闲季节,田里地里的农活都忙完了,乡下人有大把的时间来准备与置办年货,所谓年货,除了必购的烟酒、酱油、米醋、爆竹、年画等一些过年用品之外,其余的大多是乡下人自己生产和自己养殖的,拿现在的话来说,全都是地道的“本”货“土”味。

  蒸阴米一般是乡村过年的前奏,家家户户根据人口的多少,精选适当多的粳米,淘净后用清水浸泡一日,捞起沥干装入蒸笼蒸熟,将蒸熟的米饭置于竹匾内,待其冷却干缩后揉搓成粒状,再经十多个日头晾晒即成阴米,以备过年做炒米糖。

  接着,做团子、磨元宵也一桩连一桩有条不紊地上演,江南人作兴蒸团子,江北人时兴磨元宵。我家祖上是江北人,所以每年过年都要磨半澡盆的元宵粉,记得母亲总是将糯米与粳米对半掺合着,这样做出的元宵粘而不糯,入口绵柔细腻。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吃的就是面条煮元宵,听母亲说,这寓示着长寿和团圆。

  时间一晃就到了腊月十几,按照农村习惯,各家各户都要把家里家外打扫一番,准备迎接新年,我们乡下叫“掸尘”。把家里的桌凳家什全搬到门前院内,洗抹干净,锅碗盆碟也彻底清洗一遍,一些不易移动的家具和床铺,皆用塑料纸或旧被单覆盖起来,以防落入灰尘,待准备就绪之后,用一把竹枝绑于晒衣杆一头,扎成掸把,掸去房梁与墙壁上经年的蛛网和尘埃。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旧时乡下有做送灶粑粑的习俗,据说做送灶粑粑是为了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神每年要回娘家呆七天,除夕之夜还要燃放鞭炮接灶神回家,期盼灶神来年给百姓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过了送灶,年味是越来越浓,连空气中都氤氲着久违的鲜美与香甜。杀年猪、车鱼塘、磨豆腐、做米糖、炸油货、宰鸡鸭……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没有给我们童年留下无穷的乐趣与兴奋呢?回想那车干的鱼塘,大人们穿着深筒胶靴或藕桶,在塘心抓鱼,我们在塘埂上兴奋得大喊大叫;刚挤榨煮熟的热豆脑,大人总是先给孩子盛上一陶瓷缸,加入白糖让孩子趁热喝下;炸油货时,我们更是一样一样地品尝,豇豆精、山芋片、豆腐果、糯米圆子、糯米锅巴等,直到把肚子吃得撑不下为止。

  大年三十,一切年货都置办完毕,这天全家都在忙着年夜饭,午饭大多将就一下,舀一碗锅里的煳鸡汤或煨肉汤,泡点炒米或锅巴,稍微打个尖,一是忙,也没有空锅,二是留点肚子更待年夜饭的好菜。午饭过后,女人们就在灶台上张罗着一家人的年夜饭,男人们则赶着贴年画、贴对联,乡村人家的对联不仅要贴大门、后门、房门、中堂,就连灶台、米缸、猪圈、厕所甚至院内果树上,也要贴上“春”字、“福”字,以示过年的喜气与吉祥。就是再不济的人家,年夜饭也要做个十碗八碟的,而每家都有一盘有头有尾的红烧冷鱼,那是不准动筷子的,被称作“看鱼”,也叫“年鱼”,其寓意为“年年有鱼(余)”。

  新春佳节,孩子们一个个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欢蹦乱跳、兴高采烈;大人们面带笑容相互串门,互相递支烟倒杯茶,其乐融融。亲朋好友你来我往,彼此拜年吃春酒。唱门歌的、耍狮子的、贴财神的,也一拨接着一拨,趁着过年挣点外快贴补家用或孩子的学费。乡村过年的热闹气氛,往往要持续到正月半之后方渐渐平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天天有的吃有的穿,平时也像过年,过年的年味反而寡淡多了,可童年时那种渴盼过年及过年的乐趣,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