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品味端午

2010-06-17 09:15:03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门畔都插着菖蒲,挂满艾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小镇的街上,天真可爱的小孩子穿着新衣,胸前佩戴着五色丝线缠绕的香袋,玩耍嬉闹。而最让我期待的,莫过于那软糯可口的粽子,母亲的手十分灵巧,片刻的转折挪移,像变魔术一样,一个又一个碧绿的粽子就包好了,稍顷,随着厨房里热气的蒸腾,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粽子幽淡缥缈的清香。

  端午节的美好记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插菖蒲、喝雄黄、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事情上,是远远不够的。多姿多彩的民俗构成了端午节的丰富内容,但它最深邃的内涵,是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屈原。一位披发行吟河畔的思想者,一位不朽《楚辞》精魂的缔造者,一句激情昂扬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振聋发聩,沿着圣洁气息吹拂的汨罗江,把火热的爱国情怀代代相传。这,才是端午节的精髓!

  去年的端午,我是在汨罗市屈子祠镇度过的。这个安谧的小镇,处处可见端午的遗风,浓郁的端午民俗,将端午文化的印记深深地烙印在小镇的每个角落。屈子祠前,凭吊、缅怀的人们排成了长龙,络绎不绝。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的屈子祠,沐浴着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依偎在滔滔不息的汨罗江上,闪耀着一个爱国诗人的伟大灵魂。

  还记得在屈子祠前邂逅的那位来自香港的大学生,他说,在香港这座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人们依然很看重端午节,也要包粽子、赛龙舟,也要祭奠屈原。或许,这就是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它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联系海内外华人亲缘、血缘的文化纽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曾经在报上看到一则报道,有人倡议把“端午节”更名为“爱国节”。我想,应该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端午节的意义所在吧。继而又想,更不更名,其实只是一个形式。犹记得玉树震灾后,在全国迅速掀起的爱国浪潮。党和政府心系灾区的温情,灾区人民众志成城的坚强,炎黄子孙捐资献血的热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跳动着同一颗中国心,流淌着同一脉中国血。

  品味端午,它是菖蒲青青、棕叶片片的缕缕芬芳;品味端午,它是巍巍长城、浩浩长江的亘古不绝;品味端午,它是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铮铮铁骨。端午节,让我们在品尝粽子、品咂黄酒的同时,仔细地品味端午的内涵。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