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人生
2010-06-09 09:43:11
偶然浏览到一篇文字,一个失婚女性写她痛苦的心路历程,后来遇到了同学,残疾的同学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事业家庭的双丰收。她相形见绌,一个残疾人还能活得这样精彩,决心今后好好生活。
当时感觉她觉悟得对,每个人都想赢得幸福,关键是如何营造快乐的心境。但是每个人的人生只属于自己,她进入了一个误区: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应该不如健全人。可是残疾人也有权选择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们同样可以通过努力活出自信,活出精彩。
街头的一个画面足以证明我的观点:一个中年妇女笑颜满面走在前面,肩头上搭着她盲人夫君的大手,再往后看,夫君的身后还有两个盲人,这四个人构成了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旁若无人有说有笑地走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意人生,什么厄运也没有剥夺他们的快乐,谁也不能阻止他们的幸福,因为幸福在他们的心田,不是吗?
汶川地震中,舞蹈老师廖智在地震中不仅失去了女儿和婆婆,而且截去了双下肢。躺在病床上的廖智不甘心这样颓废,她开始练习舞蹈动作,多少次摔倒,多少次爬起,她咬牙坚持。在装上假肢三天后,她就学会了走路,正常情况下是十天,残肢被磨得血肉模糊。就是这样的廖智,在汶川赈灾义演晚会上,跪在大鼓上,表演了舞蹈《鼓舞》,完成了一个心愿:鼓舞灾区人民早日走出阴影!廖智的舞蹈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廖智的人生舞出了精彩!
晚会后记者采访廖智:“廖智,你在人前这么坚强,有没有背后偷着哭?”廖智笑着说:“为什么要偷偷哭?我活得很开心呀!”就是,为什么要偷偷地哭,廖智如果在全国观众面前哭泣,没有人会说她不坚强,更没有人说她脆弱,那只能说是一瞬间的真情流露。因为她用优美的舞姿舞出了她的快意人生。
最近欣赏《世界名曲》,书中介绍了二十三位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排在首位,编者用钦佩的语气写到:“贝多芬晚年失聪,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贝多芬以坚强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英雄”交响曲,他本身就是一位英雄。在贝多芬逝世的时候,维也纳所有学校停课表示哀悼,两万多群众自发地护送他的灵柩,奥地利诗人格里尔巴采给他的墓碑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能否拥有快意人生,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转自《繁昌新闻网》)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