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上看牡丹
2010-05-26 09:23:44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少时看小说《镜花缘》,传说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得更盛。那时的我根本不知牡丹是何物,直至后来在学习《中药学》时,方知中药丹皮即牡丹花的根。处方有牡丹皮、粉丹皮、酒丹皮、丹皮炭等多种称谓,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中医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是中药的上品。牡丹是属于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其根皮有清热凉血、清肝降压、活血消瘀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牡丹皮具有镇痛、解热、抗过敏、消炎、免疫等药理作用。上世纪70年代,我家乡药材种植场曾在峨山头、旗杆山栽培丹皮,终因土质问题,未能形成产业。
由于牡丹美丽的传说和历代文人骚客对牡丹花的颂扬,世人只知道洛阳牡丹花美可供观赏,却鲜知铜陵的牡丹皮质好能活人。铜陵凤凰山牡丹皮具有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细、亮星多、久贮不变质等特色,素与亳州白芍、徽州菊花、霍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全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
铜陵丹皮主要出产于凤凰山,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所产的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证明为药效最好。《中药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皮。
花褪残红青杏小,谷雨时节,牡丹盛开了,适值第三届铜陵凤凰山牡丹节拉开帷幕。4月17日清晨,我们16位骑友在柯冲广场集中,一起去凤凰山看牡丹。
进入景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中式牌坊,中间是一道正门,是供车辆进入的,左右两边各有一道偏门供游客出入。紧靠进入牌坊的一侧,竖立了一块巨大的宣传牌,上面写着“中国南方牡丹观赏基地;中国药用牡丹之乡”,让人肃然起敬。也许那天是周六,是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景区里花开如海,人似潮涌,很多是上海、南京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趁假日来观赏铜陵的牡丹的独特风采。
牡丹园面积约3公顷,园内建筑,采用黛瓦白墙,尽显玲珑典雅的江南园林风格。当地农民开办的农家乐错落有致,构思精巧,可谓匠心别具。从山中流下的清泉,到这里形成一道小溪,将整个园区均匀地一分为二。溪上有一座相思桥,又将两个园区连成一体。
左边的牡丹园中,栽培的是引进的牡丹新品种,主要是供观赏的。正是牡丹盛开期,有浅红、有浅紫,姹紫嫣红,有紫白、有檀白,花团锦簇。各色牡丹千姿百态,艳冠群芳,蔚为壮观。游客都为这“花中之王”所倾倒,所陶醉,不停地与花合影,花亦与人溶为一体。这些供观赏的牡丹花,是经人工培养变异而美丽,其药用价值不大。
游览区,依山傍水,溪边垂柳依依,樱花、碧桃争奇斗艳。引得游人摩肩接踵、纷至沓来。
最使人流连忘返的是游览区一棵千年老桦树,至今枝繁叶茂,树胸3米以下,分成两半,一半扎根在溪的左岸,一半扎根在溪的右岸,人称“相思树”,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右边的牡丹园里栽种的是当地传统的药用牡丹,其花虽不及左边牡丹园内的牡丹花娇娆艳丽,但那碗口大的白花,也是晶莹剔透,随风婆娑起舞,如同冰清玉洁的少女,风情万种,频频向游客点头问候。
牡丹旨在花美,丹皮重在药用,本是同种、同属、同科。牡丹向人们展现的是花的美丽,千百年来总能博得人们的欢心,而丹皮深深地扎入地下,不断地吸取大地的精华,源源不断地为花朵提供养分,使花朵更加艳丽,从不抛头露面,千百年来为大众强体祛病默默地奉献着一切。
我爱牡丹花,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美化了人们的生活,陶冶了情操;但更爱牡丹皮,他质朴无华,扎根大地,为人类健康奉献一切,默默无闻。
(转自《繁阳论坛》网)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