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银元
2010-05-19 09:11:11
家中珍藏着一枚民国十年造的“袁大头”,虽然价值上也并不值什么,但我却把它看得无比珍贵,这是儿子十岁那年,乡下母亲特意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说起这块银元,那可真是相当不平凡。
早年,在乡下老家时,母亲曾经跟我提起过她有一块洋钱,母亲一直叫那银元为“洋钱”,这洋钱的经历,母亲说过,我是记得的。那是外婆给母亲嫁妆中,放在衣箱底的压箱钱,勤劳节俭的母亲辛苦一生,一直也没有舍得用去这块具有纪念意义的洋钱,尽管在那十分艰苦的三年困难时期,母亲带领全家老小吃野菜挖芦根,也从未想过要动用她那块压箱子底的洋钱,足见它在母亲心中的重量,以及母亲是多么的节省啊。
时态或事情的发展,往往让人难以预料,就是靠吃野菜芦根度日,而熬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的母亲,仍坚持保留着她那块珍爱的洋钱。谁知大饥荒年代刚过去,接着而来的就是“四清”运动,家中洋钱不必说是清缴的对象。父亲不无埋怨母亲,责怪她太傻,说她是一根筋,都饿死人了,一块洋钱还不舍得用,到头来还不是要被收缴了。可是,母亲宁肯冒着获罪的危险,也不愿白白地上缴,而是藏匿起那块洋钱。据说当时是用纸将洋钱糊贴在马桶底的背面,这才得以保存了下来。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家的日子也逐渐富裕起来了,母亲常跟我们说,回忆过去,她吃过的苦真是比腰还深呀。生活好过了的母亲,依然保持着她一惯勤劳节俭的习惯,那块洋钱呢,就更无需动用它了。听说曾有古钱币收藏者愿意出300元收购,母亲心想,他就是拿两个300元,我也不卖呢。此时,洋钱在母亲心目中,已不再是钱的概念,而是一种艰苦岁月的印证。
如今,透过这块珍藏已久的洋钱,不仅可以管窥我们祖国的一段曲折历史,也能真切感受到母亲辛酸节俭的往昔生活。它,凝聚了母亲对子女的一片爱心,传达出母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执著信念。眼下,母亲即将跨入八十高龄的门槛,亲爱的母亲,祝您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健康长寿、永远快乐!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