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站台上的母亲

2010-05-12 09:43:29

  小时候,懵懵懂懂的,总觉得母亲不够爱我,母亲的爱被后来出生的妹妹们一点点地分割了,我和母亲的心越离越远了,却和一心教书不问家事的父亲越来越好,心中只有父亲疼我、爱我、懂我。

  那时,感觉母亲是不疼我的,我五岁开始带妹妹,七岁开始洗碗,八岁自己洗衣服……不论我怎么表现,我都很少看到母亲的笑脸;要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母亲还会责骂我,胆小的我吓得直哆嗦。孩提时代的我多么希望母亲轻轻拭去我脸上的泪花,亲热地把我搂在怀里,我也像妹妹一样和母亲撒个娇,讨母亲的欢心呀!

  这样朦胧地长大,叛逆期中的我一心想飞出家门,做一只远行的鸟儿。香港回归年我决定远嫁江南,母亲知道无法羁绊女儿追梦的脚步,默默地选择了支持。她买了很多食品让我路上吃,还亲自送到火车站,我在站台上匆匆挥别了伤心的母亲,就毫不留恋地寻找自我的世界去了。

  每每打电话时,母亲都说一切都好不要惦记之类的话。生活似乎很平淡,思乡之情也由女儿的出生愈浓愈烈,而母亲没有时间来看望我们,我在心里有点埋怨母亲,默默地吞咽着思乡的泪水。

  有了女儿之后,女儿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的心,我才体会母亲的辛劳,理解了儿多母苦,正是母亲严厉深沉的爱造就了我今天的独立坚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在女儿一周岁时,我终于忍受不了回家的诱惑,一家三口踏上了归途,到家时刻已是寒冬的半夜,母亲要父亲去车站迎候我们,她在家中准备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在门前翘首以盼的母亲把我们迎进家门,她要我们先吃饭,就迫不及待地接过外孙女,小心翼翼地揭开包裹女儿的小被子,仿佛打开一件珍宝似的。路上一直在酣睡的女儿醒啦,乌溜溜的小眼睛认真地审视着未曾谋面的外公外婆还有两个小姨,突然间她就笑啦,挨个亲吻他们,然后伸出莲藕似的小胳膊扑进我母亲的怀抱,母亲紧紧地把我的宝贝搂在怀里,生怕谁会抢走一样。我想:小时候的我也是这样被母亲抱着的。那久违的亲情环绕着我……

  短暂的相聚,痛苦地分别,我发誓想家也不回去了,因为我发现离别比思念更难以忍受。我结婚八年以后,母亲才来到我刚搬进的新家,她默默地帮我做家务,烧可口的饭菜给我们吃。这时我从心底里感谢母亲。我还是个有妈疼的孩子,有妈在真好!母亲走后,我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几天几夜寝食难安,担心她在路上的安全,担心她身体不好……

  两年以后,我还是抑制不住对家人及同学朋友的思念,带着女儿回家了,搬进七楼新居的母亲欢天喜地迎下楼来,竟然让年过六旬的父亲帮我背着最重的背包,我笑着说不用,被母亲宠着,心里美滋滋的。

  正好赶上我生日,母亲张罗着到饭店庆祝一番。几年未见,突然发现原本漂亮的母亲现在脸上布满了皱纹,原来乌黑的头发也早生了不少白发,为了养育我们姐妹五个,母亲吃了太多的苦。记得有一年夏天晒霉,一家八口的棉衣棉裤,每人薄厚四件,一共三十二件,父亲搬来搬去,很麻烦,就有些抱怨这么多棉衣。母亲笑着说:“我做都没有烦,你这就烦了。”是啊,母亲在缝缝补补之外,还要操持家务,照顾婆婆和五个孩子,还有几亩薄田,一个大菜园。因为母亲手艺好,村中的妇女还找母亲帮助在缝纫机上做衣服……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一人肩上,可是母亲从无怨言,谦和地对待乡亲们。席间,看着母亲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我在心里默念一千遍“母亲,我爱您”……

  在家陪伴母亲几日,我的假期很快就结束了。离别前,我对家人说:“这次分别我们谁也别哭,我们相聚是非常高兴的,分别只是为了下一次美好的相聚。”送别那天,母亲坚持到车站送行,三个妹妹搀扶着母亲,突然之间我感觉一向强壮的母亲衰老了,母亲眼圈红红的,女儿也懂事地沉默着,看着这祖孙二人,我的心疼痛起来,泪水模糊了视线……

  而在这一刻,在离别的站台上,我平生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年少时不顾一切地离开家,离开母亲。母亲默默地忍受着对女儿的思念,她把我用过的书本整理好,穿我穿过的内衣鞋袜,把我穿过的裤子改成棉裤贴身穿着,慰籍那颗思儿的心,而年少轻狂的我却忽略了母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像母亲一样送别远行的女儿,而年少的女儿也许不理解我对她的爱,不能接受我爱她的方式。

  母亲是一本厚重的书,在离别的站台上,我读懂了您! (转自《繁阳论坛》)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