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爷爷
2010-04-07 09:34:17
爷爷是1976年去世的,距今已30多年了,可是,每当我回想起爷爷,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便一次次浮现于我的脑海中,仿佛就在昨天一般。
爷爷是一位乡村货郎。记忆中,他几乎每天天蒙蒙亮就挑着货郎担出门,直到夕阳西下才返回家中。出门时,担里挑的是一些针头线脑,糖果、火柴和碗等,回来后,大多换成了鸡毛、鸭毛、鹅毛及各种破烂。勤劳的爷爷就是用他的货郎担,挑出了我们一家人那时的生活零用及我们兄妹的学费。当时的农村还是十分贫穷的,能够混得个温饱就挺不错了,哪还有多余的钱给孩子们买零嘴?我们兄妹都把目光投向爷爷的货郎担。
在爷爷的货郎担下,我们度过了愉快欢乐的童年。每天放学后在门口玩耍的我们,一看见爷爷挑着货郎担回来,我们大老远地就跑过去迎接,少不更事的我们兄妹,拽着爷爷的货郎担不放,跑了一天路的爷爷,累得是气喘吁吁,每每此时,他总是担子还在肩上,就用手从前面挑子的玻璃瓶中,抠出一分钱一粒的山芋小糖,分发给我们每人一粒,有时或者是两块棋子小饼干。奶奶见此情景,常责怪我们这些小家伙真不懂事,说老头子还没吃饭,在路上就拽住他的货郎担。是的,爷爷每天出去,都要带一袋锅巴,到了中午,请人家讨点开水泡一碗锅巴就算中饭了。
星期天,我们也帮爷爷干事,那就是收回来的公鸡毛,我们帮他拣鸡毛毽子,不过也都是有报酬的劳动,每拣出一把扎有茶杯粗细的鸡毛毽子,爷爷则付给我们一分或贰分钱。记得我就是这样一分贰分不断积累,陆续购置着铅笔、蜡笔、小刀、簿本和小人书等,虽然没有现在孩子生活的富裕与幸福,但也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宽容、善良是爷爷的品性。晚年的爷爷,视力明显有所下降,有一次,外乡的一位刁钻的妇女欺骗了爷爷,她拿来的是一个白鸭毛,糊弄爷爷说是鹅毛,因为鸭毛便宜些,一个鸭毛仅能换到一只蓝边瓷碗,而鹅毛却可换到两只碗。视力不好的爷爷,没加细看也就相信了她,爷爷多损失了一只碗那还是小事,更主要的是害惨了爷爷。后来,爷爷挑着换来的鹅毛去回收公司出售,回收公司人员一检查,发现了鹅毛中混有鸭毛,楞说爷爷这是有意掺假,看在多年交易的情分上,才未没收他的鹅毛,爷爷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呀,一向本份诚实的爷爷竟无端地遭到了别人的怀疑。我们家人都动员爷爷去找那妇女算帐,爷爷却说,算了,即使找到她,她也不会承认的。
自那以后,爷爷的身体是每况愈下,终于在他70岁时因病离开了我们,我永远怀念我的爷爷。(凡 星)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