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幽默
2010-03-17 11:03:16
说到幽默,人们一般都会引起好感。这是一种极好的心态和情趣,它体现出一种性格,一种文化素质,一种展现自我而又愉悦他人的高尚趣味。这个词最普通的词典里的解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
这就说明它不仅有趣可笑,而且“意味深长”。既然意味深长,当然是应具有健康丰富的内涵;如果是庸俗无聊的噱头、低级趣味的贫嘴,那还有什么意味深长可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幽默;在文化生活中,也不应缺少幽默的内容。中国也不是一个缺少幽默的国度。尤其在文艺表演舞台上,以相声和小品为代表的就是以集中展示“幽默”之魅力的表演形式。
远的如幽默大师侯宝林不说,近年来,舞台上的相声和小品节目逐渐多起来,每年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二者为代表的曲艺类节目的“戏份”很重,其中有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演员往往因一两个好段子或好节目而一举成名。
然而,同样不能不看到的是:我们的幽默已有越来越贬值的趋势。这里不是泛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幽默内容,而仅指在舞台或影视上展现给广大观众的某些“精神食粮”,实在不敢恭维!
某些相声段子缺乏文化品位,在表演上粗俗低劣,甚至以相互诋毁或辱骂对方取乐。不仅演员本人不顾起码的人格与自尊,对广大观众也缺乏起码的尊重。
某些小品缺乏起码的健康思想内涵,或以俗浅的小玩意儿作大文章,随心所欲极力张扬,却并不有趣;或演员自以为有趣,却引不起观众的共鸣。小品之滥,使少量佳品成了凤毛麟角。
无论是相声还是小品,有些作品显然不是在思想和艺术上下真功夫,不是在健康淳厚的幽默感上增加引人的魅力,而是走捷径、图简便,实则是舍本求末,顺坡下滑。相声历来技法是说学逗唱,但某些相声说则直露,学则流俗,逗可以骂易之,有的演员滥施其唱工,水平却是很不高明。某些小品的表演却是乞灵于方言,好象只要一说一般人都认为好笑的方言,则自成表演艺术家了。当然,这里不是排斥一切方言小品。问题是方言也好,普通话也好,首先应该是艺术,是艺术的创造,是真正的幽默。
当然,不排除有时低俗的搞笑也可能博得一时的哄笑以至喝彩,就如在一定时期内,庸俗的地摊书刊也会招徕各种各样的看客一样,但这显然不可能以此来测定健康的文艺所应达到的效果。
文艺的职能不可忽视导向的作用,不应一味媚俗,更不能“导俗”,不能因俗就鄙。应该给人以真正的精神享受,留下启人心智警世醒魂的余味,而不是一剂剂其味不纯的浑药。
创作者和表演者不可没有使命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是当务之急,而且应始终不懈。当然,幽默不仅仅局限于相声和小品领域,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幽默,健康向上的人生需要高尚的幽默艺术。(杨才星)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