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伞之变奏曲

2010-03-17 11:03:16

  人世多风雨,一伞撑晴空。伞,本是寻常生活的必备之物,其历史可谓悠远久长。然而,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里,家中却并没有伞。雨落如倾之际,我们这些孩子通常就躲在家里玩。父亲如到田间去掘土引流或整圩蓄水,便会将一顶用小麦秸秆编成的草帽随手往头上一扣就出了门。实际上,风雨如骤的天气,那样单薄的草帽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难免衣物尽湿,最终变成“落汤鸡”。

  我读小学的时候,家中有了一把油布伞。伞是黄色,大块头,比我的个子还高。伞面上刷了一层桐油,伞骨、伞杆皆为竹制,粗壮而结实。如果说原先的那顶草帽像个难经风雨的孱弱羔羊,这把伞简直就是一头笨重的狗熊,我们小孩子常常使出吃奶的力气也难以将它撑开!好在家离学校比较近,逢着小雨雪,我根本就懒得去碰它,宁愿冒着雨雪跑步去上学。若是天空电闪雷鸣,豪雨如注,也只能由父亲打伞送我上学或携伞到校来接我……

  日子流转,生活的车轮也在向前。记得是升入中学那一年,父亲买了一把黑色的雨伞送给我———其实并不属于我个人,除了上学时用,雨伞更多的时候是在弟妹们手中传来传去。那伞用的是防雨布面,钢筋骨架,伞尖长长,有着弯钩似的黑皮把儿,和电影中幽默大师卓别林的伞一模一样,与家中那把蠢笨如熊的竹柄雨伞相比,委实是美观、轻便又实用呵!那把伞一度成了我炫耀的“资本”,偶尔与同学嬉戏打闹,就成了我的“武器”,那一段艰苦的求学岁月亦因有了那把黑伞而平添了许多快乐。后来,校园里,以及校园紧临的小镇上,凡是雨天,黑色的雨伞便在路上汇成了流动的河。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那曾经风靡一时的黑色雨伞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小巧且工艺精美的折叠伞,既能挡雨,又能遮阳,可以像人的肘关节一样灵活伸曲,收放自如,携带也更方便。如今家家户户,常备有三五把。普通的雨伞之外,女士素爱防紫外线伞,小朋友则喜欢卡通伞,恋人们呢,常常会合打一把情侣伞。至于伞面的颜色与文字图案,更是斑斓绚丽,多姿多彩,举凡山水花鸟,书法绘画,人物广告,应有尽有,文化性和艺术性都很强。还有的制造商把伞做成了旅游纪念品、收藏品、礼品及舞台道具等,这都是过去的油布伞和黑色雨伞所无法比拟的呀!

  小小雨伞在我家(相信也是在祖国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从无到有,从笨重到精巧,从色调、功能单一到时尚前卫、用途广泛,实际上也是从生活的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伟大祖国六十年来的沧海桑田之变,同时亦是她永远向前、永不止步的光荣历史的见证!(阿 敬)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