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取名趣话

2010-03-17 11:03:16

  俗话说,取个好名叫一生,然而,有时取个好听好记又有意义的名字,确实不简单。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取名方法,一般以三个字的姓名居多,前面一个字是姓,中间那个字是家族的辈分,后面那个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

  正常情况下,男性女性一看姓名几乎就知道,如男的名字大多是“强、健、胜、俊、峰”等等,女的名字几乎全是“花、芬、芳、霞、燕”等等,还有比较中性的名字,既可是男也可是女,如“华、玉、春、云”之类,当然也有少数特例,即男的取女性名,女的取男性名。在旧社会,男尊女卑,男孩金贵,女孩命贱,故娇惯的男孩往往取上女性名字,目的图个好养;若头胎生了个女孩的人家,为了想要男孩,迷信之下,就将女孩取名“X盼男”或“X招弟”的,好象这样就能盼来、招来第二胎男孩,其实这是毫无依据的可笑行为。

  “文革”时期,取名很具时代特色,出现了一大批如“文革、卫东、卫红、向东”等名字,即便是如今,还有很多人取名是紧跟时代,如亚运会期间出生的孩子就叫“亚运”,奥运会期间出生的自然叫“奥运”。也有根据节日时令取名的,如国庆前后出生的叫“国庆”,春天生的叫“春生”,冬天生的就叫“冬生”。

  后来,人们取名时尚用两个字了,不过,取两个字姓名的人,重名人就更多。去年,我教的那届学生中,一个班有两个叫“王强”的,为了便于区别,只好把个子高的称作“大王强”,个子矮一点的那个叫“小王强”。今年我所带的新生,还真是奇事,同班级竟有一男一女两人都叫“李林”,第一次上课提问时,两人都站起来了,还闹了个大笑话,他们自己也显得很尴尬,此后课堂提问,一直都是以“男李林”或“女李林”给予区分的。

  取名用字不仅要讲究其意义性,还需考虑尽量不与别人重复雷同,但生僻字最好不要用。记得早年看过一个关于名字的笑话:《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他的原名叫马芮。有一次,马芮生病住院了,在挂号就诊时,被医生叫作“马丙”,排队取药时,被药剂师唤为“马内”,注射那会,又被护士喊成“马肉”,闹了这么一个大笑话之后,马德华才将原名“马芮”改成后来这名字的。

  除此之外,取名更应注意避免谐音造成的误会。我们一同事名叫吴良新,大家常拿他取乐,戏称他为“无良心”。还有我原来乡下的邻居老夏,娶了一位妻子姓牛,夫妻俩喜得贵子后,在为儿子取名上,老夏一点未经思考,而根据当时的时尚,流行给子女取名采用夫妻双方的合姓,老夏的儿子自然就叫夏牛。老夏还沾沾自喜,觉得这名字好,简直天然巧合,既寓意着儿子长得像牛一样健壮,又希望儿子能如牛一般勤奋,再者,谁不愿意自己牛气冲天呢?没曾想,儿子进入中学后,夏牛总被同学们唤作“下流”,儿子整天与同学们闹别扭,回家吵着老夏非为他改名不可。

  名字叫的好,从小喊到老。取名确实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与品味。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虽有好坏雅俗之分,但毕竟与人生无关。(凡 星)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