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谐音吉语
2010-02-24 10:19:08
鲢盘子鱼:母亲在世时,春节前,总要叮嘱买一条鲢鱼,七八两重就行。这条鱼煮熟后,放在盘子里,除夕年夜饭,正月接春酒,来客(一般是贵重客人)用餐,都要端出来,摆在桌上,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动这盘鱼。正月十五过后,这条鱼才能动筷子,但这时候的鱼一般已不能吃,既咸又粉。“鲢盘子鱼”,取其谐音“年年有鱼”。有些地方,不用鲢鱼做盘子,而是用鲤鱼,取“鲤鱼跳龙门”之意。
年豆腐:在农村,每到春节,家家都要自制豆腐。豆腐制成后,放在水里养着,可煎可油炸,可火锅,还可压榨成干子。因为年年都要做豆腐,做出来的豆腐并不比豆腐师傅做得差,相反,因为豆浆纯,豆腐反而又细又嫩。豆腐不但请客用,有的人家,三十晚上的年夜饭,也必煎一碗豆腐,吃还是不吃都无所谓。“年豆腐”,谓之“年年都富”。
团子和年糕:团子和年糕是两种很相似的食品,它们都是由精白的米做成,吃起来又软又绵。团子、年糕一是为年后生产繁忙时吃食方便而做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团子有阖家团圆之意;年糕则有“年年都高”的意思。此外,过年时,一般人家都要炸圆子,汆圆子,也寓有团团圆圆之意。
方片糕:小孩拜年,新女婿回门(到丈人丈母家拜年),除了带烟酒糖,还要带上一斤方片糕。方片糕带到人家,主人是决然不会收的,还要把这糕原封不动地给带回去,这叫作“糕(高)来糕(高)去。
鸡腿与香肠:春节期间,新女婿(头年结婚的女婿),要到丈母家拜年。老丈母要下挂面,挂面上面要放一只鸡腿,下面是切碎的香肠片,这就叫“吉利更吉利,好运长又长”。舅老哥的老婆常拿妹夫开胃(开玩笑),在鸡腿上缠几道又几道麻丝,让你吃不得又解不开,最后搞得你手忙脚乱,尴尬万分,她们却在一旁窃笑。(柏寿旺)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