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皖南行

2009-12-16 10:27:22

  六月六日,教育支部一行27人去龙川游览,早晨五点在学校门前坐上金陆航旅行社的快客,经繁昌、南陵、泾县进入古徽州辖内的旌德、绩溪。自入泾县起,一路上汽车或在谷底笔走龙蛇般地穿行,或在盘山公路上蜿蜒爬行,千回百转,惊险不断。路旁青山如黛,涧水如碧,袖珍型的梯田里,时见白鹭环飞。青山绿水皆入诗画,一草一木都透露出清新自然的气息。

  九点多到达游览的第一个景点——紫园。紫园距绩溪县城2公里,距龙川9公里,全园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这里浓缩了徽州民居构建的各种风格,汇聚了徽州民居建筑之精华,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群。四面环山,一池碧水,整座园子由古碑廊、待云阁、徘徊亭、环翠桥、小姐楼、官厅等组成。园内古碑、楹联、木石雕刻甚多,精品也为数不少。

  游览完紫园,旅行车直奔龙川。途中地导向我们介绍了绩溪胡氏家族,她说胡氏家族以耕读传世,以科举报国,以商贸补田土之不足,奕世戴德,相传至今。族人精英辈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五位,俗称五胡,其中有徽商之祖胡富、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有二十多个博士头衔的大学者胡适。

  十几分钟后汽车到达龙川,虽然从没来过,但我对这里并不陌生,央视播放《走遍中国·徽州篇》时我曾仔仔细细地观看过,今天实地游览,有似曾相识之感,倍觉亲切。龙川是一座船型的古村落,整个村子两头尖,中间宽,像一艘停泊港湾,正待出发的巨大龙舟。龙川溪穿村而过,两岸河堤为街,南岸称为龙堤,北岸称为凤街,溪上有桥多座;龙溪桥、中王桥、蜈蚣桥、康惠桥各有典故讲究。两岸各有一座极具文物价值的古牌坊:一座是“奕世尚书坊”,为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建;一座是“都宪坊”,为胡宗明而立,因胡宗明曾为辽东地方最高长官,所以命名“都宪”。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相继游览了仁和园、胡炳衡宅、胡宗宪旧居、胡氏宗祠、尚书坊等多处古建筑,所见所闻总起来说,不外乎:石板街、大宅院、马头墙、小青瓦、粗大的柱子与横梁、多得无法计数的楹联家训、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其中最能体现徽学建筑文化和新安文化的当属胡氏宗祠。这是一座三进七开的建筑,由影壁、龙川河平台、门楼、天井、廊庑、厢房、寝厅、特祭祠等十大部分组成。月梁、雀替全部是镂空雕刻,后进东西两厢的隔廊上雕刻着各色博古的花卉,体现了徽派雕刻的精华,文征明、徐渭的书画真迹至今仍保留其中。荷花厅的荷花图,揭示了和合文化:社会要和谐;家庭要和美;人与人和顺;世界万物奏出和鸣之声。门楼前的“门当户对”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导游说,两位威风凛凛的门神是秦琼和尉迟敬德,黄色的门框叫“门当”,门前的石鼓叫“户对,”门头上四根圆形的横木叫“来头不小”,成语“门当户对”该出自此说。

  古往今来,这座宗祠的族人耕读传家、勤学入仕、诚信经商,他们的成功秘诀,解说员并没给我们作多少探究。这大概是胡氏族人以及徽文化内涵中的谦逊、不张扬的特征之一吧。

  在龙川第一楼用完午餐,我们便上车沿原路折回,在绩溪县城稍作停留,接着便去旌德的江村游览,下午两点多到达江村。

  远眺江村,就像坐落在一张巨大的太师椅中,金螯峰是靠背,卧踞村口左右的狮山、象山是椅子的扶手。村中龙溪凤溪环绕,汇锁村口聚秀湖,湖旁有古庙、文昌塔以及罕见的由石碑、石雕构成的堤栏。导游介绍说:江村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仅明清时期,此村造就进士、举人126位;民国时期共有学士、博士19位。至今,这里“重诗书、勤课诵”依旧蔚然成风。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村里的古民居、牌坊、名人故居、江氏祠堂。建筑风格与龙川无异,但祠堂的规模远不及龙川的胡氏宗祠。村里的汉白玉牌坊实属罕见珍贵,但细考之下已不是原来的那座。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几座古宅和祠堂里,都有一个老学究式的村民在厅堂摆着文案,为游人排疑解惑,我碰到几处吃不准的篆体楹联和词句向他们请教,都得到令人信服的满意答复。可见“历史文化名村”的头衔名副其实。

  四点多钟,我们踏上了归程,短短一天的仓促行程,只能用走马观花来形容。千百年积淀的徽文化,门类之广,内涵之丰厚,渊源之流长,毕一生之力也不能究其一二。但徽州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他们绝境中开拓,顺境中奉献的精神;他们骨子里的中华儒学,血液中的质朴善良;他们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他们重义轻利、处世俭朴的灵魂将成为我们终身的追求!(孔玉和)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