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春谷史考

2017-12-04 08:21:19

  春谷,汉县,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包括今繁昌县、芜湖市三山区及南陵县、铜陵市、铜陵市义安区等部分地区。

  县以春谷命名,历来不注命名本义。清人洪亮吉在《晓读书斋杂录》中推测:“以五谷成熟皆较他县为早,每岁二月已莳种谷,六月中已有新谷,疑县名因春莳已种谷,故曰春谷。”说明县名由来与农时有关。此外,根据县名与治地的关系,也可以这样推测,县以治所春谷乡而得名。

  按(道光)《繁昌县志》(以下简称《县志》,1826年版):“汉春谷县旧治,在县西春谷乡。”

  按《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以下简称《省志》,1999年1月出版):“春谷故城,位今荻港镇南4公里的苏村,西距黄浒河1公里,北邻长沟,为西汉至东晋末年长达6个世纪的春谷(阳谷)县城遗址。古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城垣虽毁,但西北护城河仍遗存。”

  春谷建县时间,《县志》依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为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一直沿用至今。

  按《汉书·地理志》: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属扬州,统县十七:宛陵、於潜、江乘、春谷、秣陵、故鄣、句容、泾、丹阳、石城、胡孰、陵阳、芜湖、黝(黟)、溧阳、歙、宣城。

  统,有统辖、辖制、管理之义。统县17,就是管辖17个县,不能笼统地理解为新设17个县。按《省志》及《安徽历代政区治地通释》,丹阳郡17个县中属于秦置、时在今安徽境内有丹阳、黝(黟)、歙县三县。如果对17个县不加以区分,全部释读为汉武帝元封二年置县,势必出错。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是古代编修县志的必读书籍之一,尤其是编纂西汉时期所置各县历史沿革涉及建县之始时,在没有其他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只有依据《汉书·地理志》。

  南陵和繁昌一样,也持汉武帝元封二年说。按《南陵县历史沿革》:汉武帝元封二年,始置宣城县、春谷县,县域属上述二县,隶属丹阳郡。

  春谷县究竟建于何年,《省志》已有新的提法。依据《省志》,并参考《西汉诸郡沿革》和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可将春谷建县时间上溯到西汉初年。

  按《省志》,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是年发生垓下之战,项羽乌江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刘邦称帝为汉高祖,都洛阳,前200年迁都长安),以九江、衡山、庐江、豫章(高祖分庐江郡置)4个郡设淮南国(都六,英布为淮南王),在今安徽境内设县计有3个郡12个县:九江郡,设阴陵、全椒、合肥、寿春、六、襄安县;庐江郡,设宣城、泾、陵阳、春谷县;衡山郡,设居巢、灊县。位于江淮、江南地区。

  又按《省志》: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撤销江南庐江郡,将东部即在今安徽境内所设4个县划入鄣郡,并改鄣郡为丹阳郡。

  在此,《省志》明确汉高祖五年设有春谷、宣城等江南四县,属淮南国庐江郡;明确汉武帝元狩二年撤销江南庐江郡,从庐江郡东部划出的春谷、宣城、泾、陵阳四县先改属鄣郡,又因鄣郡更名而改属丹阳郡;明确改鄣郡为丹阳郡的时间是汉武帝元狩二年而非元封二年;又按春谷县历史沿革,无论汉高祖五年设置春谷县,还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将春谷县改属丹阳郡,均早于汉武帝元封二年设置春谷县。

  按汉高祖五年,或按西汉初年设置春谷县,至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撤销,为侨置繁昌县所取代,共历时600多年,至今已有2200年以上的历史。

  繁昌县名,因繁阳亭而得名。按《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十月庚午(220年12月10日),魏王曹丕在颍阴曲蠡之繁阳亭(今河南省临颍县境)筑坛接受汉献帝禅让,为魏文帝,改年号延康(汉纪年)为黄初(魏纪年)。自此,东汉结束,三国开始。魏文帝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220年12月13日),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即魏置繁昌,历魏、晋、南北朝、隋,废于唐贞观元年(627年)。

  317年,西晋灭亡,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市)称晋王,建立东晋。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改元大兴。是年,以春谷地侨置襄城郡及繁昌县,春谷、繁昌两县并立。繁昌由侨变实,取代春谷,历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废于隋,中断于隋唐,于南唐升元年间(937—943年)析南陵县延载、春谷、金峨、铜官、灵岩五乡复置,属江宁府(今南京市),治在县西北延载乡(今新港镇)。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迁县治于金峨上乡(后为城关镇,2003年12月起为繁阳镇)。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繁昌县属安徽布政使司太平府,此为安徽繁昌之由来(安徽繁昌自侨置年318年起)。繁昌一词,《辞源》作如下注释:一为三国魏置;二属安徽省。繁昌,寓意繁荣昌盛。2018年即将来临,我们将迎来侨置繁昌即安徽繁昌建县1700周年。

  春谷,又名阳谷。按《县志》:“孝武帝太元八年,改春谷为阳谷(《晋书》)”。查《晋书·地理志》,无“太元八年”说。太元八年(383年),发生淝水之战,东晋战胜前秦。《县志》是否据此而定,不得而知。

  按《晋书·地理志》,宣城郡于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置,统县十一:宛陵、宣城、陵阳、安吴、临城、石城、泾、春谷(在“春谷”名下注有“孝武改春为阳”六字)、广德、宁国、怀安。

  清代学者毕沅在其《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1955年2月第1版,下同)一文中所记“春谷孝武改春为阳”八字,与《晋书·地理志》完全相同,都是说明改春为阳在东晋孝武帝时(372—396年)。

  对地名文化研究颇有建树的华林甫同志,在其所著《中国地名史话》一书中,列举“太后、外戚之名有时也要避讳”,如“东晋简文帝郑太后小名阿春,改春谷县为阳谷县,改富春县为富阳县,改平春县为平阳县,改寿春县为寿阳县”。

  郑阿春,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夫人、简文帝司马昱生母、孝武帝司马曜祖母。太元十九年(394年),孝武帝追尊其祖母为“简文宣郑太后”(距郑阿春326年去世时隔68年)。

  按《晋书·地理志》、《晋书·简文宣郑太后传》和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避“简文宣郑太后”郑阿春讳,才是改春为阳的原因所在。正是由于追尊前不具有避讳身份,所以在郑阿春去世后历成帝、康帝、穆帝、哀帝、海西公、简文帝时均没有避讳,而一直到孝武帝时才开始避讳。

  因此,将春谷改为阳谷的时间记为太元十九年(394年)较为妥当,既与史、讳吻合,又有先例可循。按《杭州市富阳区历史沿革》:“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

  秦汉时期,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隋代的县一律置令,而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依县的人口多寡分别设置县令、县长的制度。春谷县主管长官称县长而不称县令,说明自西汉初年至东晋末年600多年里,人口在万户以下当属常态。

  春谷县职官沿革,由于资料缺失,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的春谷长只有4位,即严訢、周瑜、周泰、黄盖。

  《县志》据陈寿《三国志·吴书》列出黄盖、周瑜、周泰三位春谷长: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详名宦。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建安三年任,详名宦。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人),详名宦。按此排名,黄盖第一,周瑜次之,周泰最后。黄盖之所以排名第一,是因《县志》在转引《三国志·吴书·黄盖传》时,在原文“后转春谷长”下加注了“时初平元年”五字,以说明黄盖出任春谷长时间为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

  黄盖究竟于何时出任春谷长,是否排名第一,必须先搞清以下四个问题:黄盖出任春谷长与谁有关﹖孙坚、孙策卒于何年﹖春谷县何年入东吴,成为孙氏地盘﹖黄盖出任春谷长的时代背景。

  其一,按《黄盖传》,黄盖一生追随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其出任春谷长,只与他们三人之中一人有关,而与其他人无关。

  其二,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袁术派孙坚前去攻打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

  其三,按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另有一说194年),孙策离袁术至历阳(今安徽和县),渡江南下,袭破扬州刺史刘繇(繇驻曲阿,今江苏丹阳),孙氏自此始有江东。是年,春谷县入孙吴,为孙策控制区,排除孙坚任黄盖为春谷长的可能。

  其四,黄盖是在“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时活跃于镇抚一线,先后出任石城、春谷等九县县令长的。当时,“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包括石城、春谷等县(已入孙吴控制范围),民风剽悍,山贼作乱,不服管理,对孙策去世后孙权执掌江东构成威协,使镇抚山越成为当务之急。

  建安八年(203年),孙权西进讨伐黄祖,正处鏖战之际,山贼又起兵扰乱,只好回军讨伐山贼。经过豫章时,孙权派吕范平定鄱阳县,程普讨伐乐安县,太史慈兼任海昏县令,韩当、周泰、吕蒙等人分别出任难治各县的县令长。

  此外,人物传记述传主生平、事迹,一般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黄盖传》也不例外,同样遵循这一原则,这为我们研判黄盖一生追随谁,由谁任命,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什么时候出任春谷长带来便利。那么,依据《黄盖传》,结合上述分析,在黄盖生卒不详、任职不详的情况下,仍可作出如下判断:黄盖“后转春谷长”的时间,大约在建安八年(203年)或建安八年以后,时为孙权所任,应是已知春谷长中任职最晚的一位。

  后人评价黄盖一生追随孙氏,效力东吴,大部分时间用于镇抚山越,是符合史实的,其治理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周瑜、周泰为孙策所任。建安三年(198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渡江,授建威中郎将,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是年,宣城以东已归孙策所有。十二月(已是199年,由阴阳历差异而产生的年份出入),孙策在讨伐泾县以西六县山贼时,驻守宣城的孙权突遭山贼围困,经周泰死战得脱,转危为安。周泰英勇救主,“身被十二枪,良久乃苏”,“策深德之,补春谷长”。孙策任周泰为春谷长当在建安四年(199年)与建安五年(200年)之间。

  周瑜、周泰、黄盖三人中,周瑜最富盛名,曾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指挥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由此初步奠定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演义》中“黄盖献苦肉计”“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等精彩故事,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穿越时空,引为美谈。

  周瑜、周泰、黄盖三人,周瑜、黄盖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周泰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他们为孙氏割据江东、镇抚山越、赢得赤壁之战、建立吴国立下赫赫战功,时任春谷长均在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应称之为东汉末年的春谷县县长。

  严訢,四位春谷长中任职最早、没有记入县志而为我们知晓最晚的一位。北宋政和中(1111-1118年),下邳县民耕地时发现《严訢碑》。清代学者钱大昭(1744—1813)在《后汉郡国令长考》(载入《二十五史补编》第2卷)一文中,据《严訢碑》将严訢补入后汉(东汉)郡国令长序列,为丹阳郡春谷长。

  严訢,字少通,卒于东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年),享年六十九岁,为东汉著名学者,治《严氏春秋》,冯氏章句。幼为郡掾史,会稽、诸暨、乌程、毗陵、馀暨、章安、山阴长,以病去官。后为丹阳、陵阳丞守、春谷长。举廉,迁东牟侯相、下邳祝长。

  《严訢碑》立于和平元年,其碑文载入清《钦定四库全书》,是我们了解严訢生平,研究汉代碑刻、汉代职官、汉字通假、汉语词汇、人名避讳等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本文运用《汉书》《三国志》《晋书》《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及《二十五史补编》等史料,就(道光)《繁昌县志》涉及春谷县史并与繁昌历史沿革极其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比对,依次反映古春谷地县级以上政区变化现状,记述春谷县名由来、释义,春谷县治与故城,春谷建县时间、春谷与繁昌相互关系及其演变、改春为阳,严訢、周瑜、周泰、黄盖四位春谷长生平、事迹片段,试图还原历史,再现历史真相,为研究春谷历史、繁昌历史,更新繁昌历史沿革作一参考,是为记。

  王长华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