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一副古春联启思“繁昌夹”的演变

2016-09-19 08:42:11

  “鹊江世泽,春谷家声”,这副古春联在新港与江北黑沙洲一带广为流传。笔者,曾在新港工作四十余年,早在青年时,每年腊月总要见到耆儒写卖这副春联,鹊江两岸人民争相购买,张贴过大年。当时,不懂其联意,后经长者点拨,方知“鹊江”、“春谷”之地名,“世泽”、“家声”之含意。这副春联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经传不衰,这还要从繁昌建城谈起。

  早在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划南陵五乡,复置繁昌县,城治延载乡(今新港)。黑沙洲古称虎槛洲,紧贴县城(后设立为繁昌县永固乡),形成了一条狭窄的长江支流,故称繁昌夹。明人诗人朱荃宰有《出繁昌夹口》诗云:“片帆经百里,鼓浪下繁昌。故国荒烟静,惊风发棹狂。芦花迎断岸,浴鹭冷新霜。缥缈台空在,江流尽日长”。从诗句看来,繁昌夹究竟有多长,难以准确测定。据推测,上游起码要达荻港板子矶之下,下游要到高安营防嘴之上。繁昌夹究竟有多宽,虽见不到昔时的风貌,但从民间流传,两岸来往,乘船过渡,只需“十八桨”,可以靠上彼此对岸。当时,民间耆儒有吟咏的诗句:“两岸芦花头对头”,形容相距之近,烟火相望,洲上鸡犬声,街上叫卖声,彼此清晰可闻。据此,前人创作了“鹊江世泽,春谷家声”这副对联,却道出了两岸的渊源关系。

  星移斗转,岁月沧桑。及至明代中后期,由于板子矶头一股激流向南岸洗刷,出现了黑沙洲南崩北长,县城坍塌,夷为大江,直抵县衙门(今存地名:县基顶,紧靠江岸)。昔日的黄石矶、回龙矶可与板子矶相媲美,也都坠入江中。现在,只能从前人留下的诗文中,可领略昔时县城的风姿。

  到了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迁城于金峨上乡(今城关),改延载乡故城为旧县(1958年又改为新港)。城塌之境况,从清诗人周体观诗中可窥一斑。诗云:“旧县犹村落,人烟傍碧浔。竹篱随流曲,江水到门深。儿女窥行客,壶浆换路金。青山南北舍,苍翠郁沉沉。”纵观江面,波涛壮阔,烟水苍茫。昔日十八桨的繁昌夹已不复存在了,形成了长江的主航道(据此,解放后黑沙洲划归无为)。但在新港与黑沙洲之宽阔的江面又长起了天然洲。尽管滔滔的大江,把两岸人民推开了距离,昔日“家声”相隔之远。至今,两岸人民仍然流传着十八桨的民语,“两岸芦花头对头”的诗句,张贴“鹊江世泽,春谷家声”的古春联,世代思恋着繁昌夹之憧憬。

  李幸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