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韵繁昌窑
2014-04-16 10:14:32
一、分布情况
繁昌窑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窑址以县城南郊柯冲窑、姚冲窑、半边街窑和西郊骆冲窑为代表。其中,南郊柯冲窑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是繁昌窑的主体。姚冲窑、半边街窑和柯冲窑仅一山之隔,文化内涵相同,属于同一个窑址群。西郊的骆冲窑与柯冲窑直线距离约3公里,窑址规模较小,烧造时间短,但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明显高于柯冲窑,是繁昌窑早期阶段的代表。
柯冲窑:窑址位于繁昌县城南郊,繁阳镇铁门村境内,涉及柯冲、高潮、新塘和宗塘4个村民组,面积40多万平方米。根据2013年底开展的繁昌窑遗址分布专项调查,柯冲窑址范围内共登记窑包17处,大部分窑包由1到2座窑炉所形成,因此该窑址窑炉数量应有20座以上。龙窑窑炉沿毛竹山和笠帽山北侧山坡分布,窑炉两侧为多年生产所形成的废弃堆积,部分龙窑附近分布有明显的作坊区。
姚冲窑:位于繁昌县城南郊,峨山镇凤形村姚冲村民组北面,笠帽山南坡,姚冲水库上方。姚冲窑址与铁门村高潮村民组以“翻车岭”相隔,调查发现窑址遗存2处,一处为暴露窑墙的窑炉遗迹,另一处紧邻姚冲水库,只见匣钵、窑砖等遗物,未见明显窑炉遗迹或窑包遗存。
半边街窑:位于繁昌县城南郊,峨山镇凤形村半边街,属于笠帽顶东南坡,发现窑址堆积一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
骆冲窑:位于繁昌县城西郊,繁阳镇阳冲村骆冲村民组东侧,窑址遗存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30-60cm,初步判断有窑炉遗迹2处。
另外,根据调查、走访,在繁阳镇铁门村麻元村民组、城西村柳墩村民组、闸口村北窑村民组和范冲村上马一带可能有同时期青白瓷窑址或相关遗迹分布,具体情况需进一步调查确认。
二、研究历程
繁昌窑发现于1954年,1962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省博物馆、繁昌县文管所多次对繁昌窑进行调查和试掘,故宫博物院冯先铭、李辉柄等著名陶瓷专家也先后来到繁昌窑进行考察,繁昌窑文化内涵逐步为学术界所认识。1995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在繁昌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与繁昌窑、青白瓷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出版了论文集,此次会议让繁昌窑在学术界的影响迅速扩大。1996年,为配合“应用磁法勘探地下文物”的研究项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骆冲窑进行了一次试掘,试掘发现了一座窑炉遗迹和大量青白瓷、白瓷标本。发掘者认为,骆冲窑烧造于五代时期,是繁昌窑早期阶段代表性窑口,繁昌窑烧制青白瓷的历史要领先于景德镇。 200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系、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繁昌窑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龙窑、作坊遗迹各一处,出土标本8万余件。此次发掘第一次以地层为依据解决了繁昌窑创烧时代、工艺特点、产品演变等一系列学术问题。
2012年,“繁昌窑遗址发掘十周年暨首届繁昌窑保护与研究论坛”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对繁昌窑青白瓷工艺成就及历史地位进行了一次学术总结。会议认为,繁昌窑创烧与五代,很可能是我国青白瓷的源头之地。繁昌窑不仅是五代-北宋早期我国南方青白瓷的生产中心,而且是公元10世纪参与外销的主要窑口之一。繁昌窑在五代时期曾为南唐国烧制贡瓷,具有早期贡窑性质,并很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宣州窑”。繁昌窑在五代时期已经使用的“二元配方”工艺技术,在我国古代制瓷工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装烧工艺
窑炉:繁昌窑龙窑均依山而建,长达数十米,坡度一般不超过30度。龙窑是南方制瓷业传统的窑炉形式,窑体由操作间、燃烧室、窑室、窑门等几部分组成,窑室两侧有侧门和投柴孔,窑尾有烟道。2002年在高潮村民组煤堆山东南侧发掘一处较为完整的五代-北宋时期窑炉遗迹。窑炉内部为砖砌,券顶已塌落。方向基本呈东-西向,龙窑后半段接近尾部地段向南弯折10度,有可能是控制火势的需要。窑身总斜长56.4米,水平长52.15米,头尾水平高差19.2米,坡度前缓后陡,在10-24度之间。窑体前后宽窄不一,头尾窄,中间宽,最宽处约2.8米,最窄处1.4米。该窑位于繁昌窑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其窑炉形制、构造与规格当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发现,骆冲窑窑炉长度不超过10米,窑室为长方形,根据骆冲窑址所在山坡坡度较缓的情况分析,不排除该窑址窑炉结构为“马蹄窑”的可能。如果繁昌窑早期确实引进了“马蹄窑”窑炉技术,则为繁昌窑创烧时期受北方窑业技术影响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对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繁昌窑创烧背景、工艺技术来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成型与施釉:繁昌窑瓷器一般采用手工拉坯成型,轮制修整,大部分器物可能需要多次修整。碗、盏、碟、盘、钵等一次成型,然后修坯、挖圈足,再对口部、腹部进行修饰。执壶、炉、罐、托盏等应分次成型,再进行粘接,部分产品可能采用了印坯的技术。瓷俑及动物玩具为手工捏塑成型后再进行刻划等装饰。
施釉根据器形不同主要有荡釉、蘸釉(或称浸釉)、刷釉、吹釉等几种,碗、盏、碟、盘类器形简单的器物采取蘸釉法,繁昌窑这几类器物一般内面满釉,外面施釉不到底。执壶、粉盒、炉、罐等可能需要多次施釉,外面采取蘸釉,器内需要荡釉,局部需要刷釉或吹釉。繁昌窑很多执壶流部的内面都施了釉,粉盒的内面施釉,而子母口无釉,这些都需要细致的处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窑具与装烧:窑具可分为制瓷窑具和装烧窑具两大类。繁昌窑制瓷窑具主要有碾轮、擂钵、荡箍、陶拍等,碾轮和擂钵在很多唐宋窑址都较为常见,有人认为可能是作为生活用具,荡箍是陶车上的主要构件,陶拍用于泥坯整形。装烧窑具主要有匣钵、垫饼、垫圈、支钉、垫柱(或托座)等。匣钵自南朝末、隋代初既已出现,最初为平底匣,后出现大量钵形匣,由于钵形匣特别适合烧制碗盏类器物,自唐代中期开始向全国各大窑场普及,成为最常见的一种匣钵类型。繁昌窑匣钵主要为钵形匣,匣呈钵形(或称漏斗形),直壁、斜腹、平底,壁厚而且突出,便于叠压,外面常见一层薄釉,腹下部一侧置一圆孔,是多层匣钵内部温度、空气流动的需要。繁昌窑另一种常见的匣钵为桶状匣钵,用于装烧执壶、罐及炉类器物。繁昌窑见有少量“M”形匣钵,用于装烧盂钵类器物。 “M”形匣钵是越窑为便于装、取器物而发明的,主要用于装烧碗、盘类器物,繁昌窑这种匣钵则是桶装匣钵的变化类型,两者形似而实质不同。支钉、垫圈和垫饼为垫烧工具,三者在繁昌窑发展过程中存在时代早晚的关系。支钉只见于骆冲窑,其形状为不规则的泥点,这种支钉严格来讲应称为“托珠”。柯冲窑只在早年调查时曾发现一件内底带有13个支钉痕迹的碗底标本,其可能是工匠偶尔为之的孤例,尚不能作为一个时期、特定类型垫烧窑具的证据。在普遍使用垫饼之前,繁昌窑曾使用过一定数量的垫圈,从垫圈的使用数量来看,骆冲窑要大于柯冲窑。垫柱或托座是抬高装烧瓷器的支烧具,这种窑具在明火烧造的历史阶段普遍使用,繁昌窑发现很少,可能是装烧时偶尔使用的窑具。繁昌窑常见一种不太规则的支座或托柱,上小下大,剖面基本呈梯形,高度仅10厘米左右,外面有明显手握留下的指印。这种工具制作随意性较大,在周边很多窑址都能见到,发掘时常见于窑床底部,其作用应是用于支垫匣钵底部,起固定整摞匣钵的作用。
繁昌窑瓷器的装烧主要采用一钵一器仰烧法,不见覆烧及芒口器。在繁昌窑早期,有过短暂支钉烧造的过程,由于繁昌窑几乎不见内底留有支钉痕迹的器物,所以繁昌窑的支钉烧造阶段,其器物应置于匣钵之类,不存在支钉叠烧和明火烧造的现象。
四、时代与性质
繁昌骆冲窑是五代时期的窑址,其产品特征与柯冲窑第一期十分吻合,说明繁昌窑至迟在五代时期已经可以烧制成熟的白瓷或青白瓷。有专家根据窑址偶有唐代风格标本出土,认为繁昌窑可能自晚唐已经创烧,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的材料方可确认。
根据2002年柯冲窑址发掘地层分期,该窑第一期属于五代,北宋早期是其鼎盛时期,北宋中期开始走向衰落。根据可供参考的年代依据,繁昌窑自创烧到废弃总共延续约一百五、六十年的时间。如前文所言,繁昌窑兴起较为突然,且创烧时期产品质量最佳,其高峰是在早期,很快便出现产品品质下降的迹象。这种迹象似乎表明,繁昌窑的创烧可能与南唐国政府行为有关,其自创烧转向衰落的过程与南唐、北宋政权的更迭基本对应。结合连云港贵族墓、南唐二陵、南唐宫廷区繁昌窑瓷器的发现及“印坦号”、“井里汶”等沉船出水一定数量繁昌窑瓷器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繁昌窑的创烧与南唐国上层社会的需求及参与外销、发展对外贸易的目的有关。
关于骆冲窑的性质,历年的调查、试掘显示,骆冲窑窑炉较小,不排除有北方马蹄窑的可能。骆冲窑产品做工精良,成品率高,窑址很少有变形或烧结的标本出土。从装饰手法上看,晚唐、五代时期各大窑口都还较少采用刻花或划花工艺,骆冲窑已发现刻划龙纹、植物花卉纹饰,骆冲窑还发现龙形塑件、武士俑等。这些信息都表明骆冲窑不是一处生产商品瓷的普通窑场,很有可能是不计成本、专为上层社会生产瓷器的御用窑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繁昌窑早期具有地方官窑性质,随着北宋对江南统治的确立,繁昌窑地位下降,民窑性质更为突出。
五、工艺成就与历史地位
1、繁昌窑是目前已知最早大规模烧制青白瓷的古代窑场
隋唐时期,随着北方白瓷的日渐成熟,洁白素净的白釉瓷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晚唐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大量居民南迁,其中不乏上层贵族和技术熟练的窑工。北方居民特别是贵族阶层的南迁造成了南方对白瓷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而窑工的南迁则带来白瓷烧造技术的南传。这一社会背景与晚唐五代时期江浙、湖南、安徽、江西等南方地区墓葬中常常出土白釉瓷的现象十分吻合,这就是学术界所指发生在公元9世纪的“白瓷南传”。繁昌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烧的,从五代时期繁昌窑产品做工精致、釉色近白的情况看,繁昌窑创烧之初是想烧制白瓷的,事实上很多瓷器釉面白度经测试达到了70%,已经符合白瓷的标准,但从总体上看,繁昌窑产品应属于青白瓷。
繁昌窑创烧青白瓷的时间早于景德镇湖田窑、湖北青山窑等大部分南方窑场,是目前已知最早烧制青白瓷的古代窑场。五代至北宋早期,大量繁昌窑产品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青白瓷辐射范围大于同时期南方地区其它白瓷或青白瓷窑场,是这一时期青白瓷的生产中心。
2、繁昌窑工艺成就高于皖南其它窑场,很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宣州窑”
关于“宣州窑”,比较详细准确的记载出于黄矞的《瓷史》:“宣州窑,当烧于南唐有国时。盖宣州五代中为南唐所有,入宋改为宁国府,元明因之,遂无复宣州之号,是宣州瓷器为南唐所烧造,以为供奉之物者。南唐后主尤好珍玩,则其供奉之瓷器必极精良,明王世贞诗云:“泻向宣州雪白瓷”,谓之雪白,知非柴窑之黄土粗足所能比拟也”。目前古宣州境内五代-北宋时期烧制白瓷或近白瓷的只有泾县晏公窑头岭窑和繁昌窑。经实地考察,窑头岭窑青白瓷胎多为青灰色,釉色普遍泛青,不见薄胎产品,其产品品质与繁昌柯冲窑北宋时期产品相近,达不到“精良”、“雪白”的程度,其性质应为民窑。繁昌窑创烧时期釉色普遍近白,特别是骆冲窑瓷器几乎可以达到现代细白瓷的标准,胎质薄,口沿、腹部及圈足做工极为细致,其精细程度可以与同时期景德镇、定窑白瓷相媲美,符合宫廷用瓷的标准。因此,繁昌窑更符合文献对“宣州窑”瓷器的描述,结合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部分器物与繁昌窑相近、南唐二陵出土有繁昌窑瓷器的事实,我们认为,繁昌窑很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宣州窑”。
3、繁昌窑开创了我国制瓷工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二元配方”工艺
中国南方瓷器系统一般都是“高硅低铝”的绢云母质瓷。制瓷历史悠久的景德镇窑址,其发展过程中胎的成份变化规律是:Si2O的含量不断下降,而Al2O3的含量不断增加。Al2O3的增加能提高瓷器烧成温度、强度和减少瓷器的变形,这表明景德镇窑工是通过不断增加Al2O3的掺入量来达到提高瓷器质量的目的的。Al2O3含量最为丰富的制瓷原料就是高岭土,景德镇窑工在元代时期开始使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工艺,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瓷器的质量,而且还能够烧制出大件器物。繁昌窑遗址附近的制瓷原料由于Al2O3含量过低,很难烧制出理想的瓷器,因此,智慧的窑工在创烧之初就使用了富铝的原料加入“瓷石”之中,成功地烧制出了南方地区最早的优质青白瓷,并开创了“二元配方”制瓷工艺。繁昌窑“二元配方”工艺技术的运用比景德镇早300多年,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汪发志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