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是我们青春的选择”
2013-07-24 16:53:37
今年93岁的魏中岩老先生住在繁昌县城,抗战时期他中断学业,和家人流离失所,为了国家独立国民富强,他投身抗战,辗转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亲密合作,为鼓动广大军民共同抗战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日军投降后,他和妻子放弃国军少校和上尉职位,立志做个“高级知识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今年93年的魏中岩老人耳聪目明,说政府如今肯定他们在抗战中的作用,保障他们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晚年生活,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为国家奉献青春永远是光荣的。
少年,最大的梦想当工人
魏中岩祖籍安徽桐城,祖父曾是地主,父亲给衙门当师爷,后到江苏溧水县城谋生,属于城市贫民。1921年魏中岩出世后,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学,指望他好好念书当官发财。魏中岩15岁小学毕业,当时家里供不起上普通中学的学费,他也急于挣钱养家,于是选择了免收学费免收伙食费的学校——位于宿迁的江苏省立玻璃科职业学校,在这所自主招生的学校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活。当时他最大的梦想是学好本领,早日当一名“有高级知识的工人”。
1937年,魏中岩就读二年级时,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7.7事变”、“8.13淞沪抗战”,当南京失陷后,他接到家书,父亲在信中说日军轰炸了国军的溧水机场,县城好多人死伤,在往江北逃难时,没有渡船好多人抱着木板往江里跳,死伤无数。父亲和家人侥幸过了江,正往老家桐城避难。父亲说日军十分凶残,在长江边,用汽油向北上的难民身上沷,之后点火烧人取乐。父亲说家没了,他们在逃难途中随时会被日军追上杀死,他希望儿子赶紧想办法逃跑……
17岁的魏中岩接到家书后哭了,他一夜间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下意识地想南下去与亲人汇合,但日军已封锁了京浦铁路、京杭运河,切断了南下的路线。
职业学校的师生们陆续地收到了家书,纷纷想逃离日军的魔爪,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北上。北面的徐州是中原的交通大动脉,有津浦线、陇海线。不幸的是日军已进逼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正在徐州与日军作战。日军依仗绝对的制空权,天天轰炸,火车站成了轰炸的重点目标。“都是重型炸弹,一个下来就是一个地震。”魏中岩老人仍清楚地记得当年可怕的轰炸情景。
卫国,加入国军共军没区别
职业学校的师生们原准备北上躲避战火,但北方也被日军进犯,大批北平、天津的师生涌入徐州。魏中岩等师生在等候坐陇海线方向逃往西部的火车时,接到抗日宣传,认同抗日是唯一出路,此时又有部队来招募:李宗仁要建立学生军团,共产党号召学生去抗日军政大学。
魏中岩说当时国共合作,国共都是统一的国家军队,加入谁都是为了国家,考虑到军政大学位于陕北瓦窑堡,路途遥远,步行艰难,魏中岩和很多人选择了就近的学生军团。
1938年初,魏中岩考取第五战区第一期学生军团,魏中岩记得当时共有4000多师生加入学生军团,年龄最大的有50多岁,其中的一位来自安徽颖上县的女学生后来成了魏中岩的人生伴侣。这些师生按部队建制组建了十多个中队,他们开往大别山湟川县(今金寨县)进行军事训练,学习抗日宣传、文艺表演等内容,魏中岩因能写会唱成了抗日文艺文工团一员。
在学生军团毕业后,魏中岩被分派到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从事抗日艺术宣传。当时,陈诚任部长,周恩来任副部长并分管第三厅。魏中岩的任务是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京汉铁路与津浦路之间的五战区从事抗战宣传。他们列编在国军的游击队里,给战士、伤员、群众表演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打到东北老家去》等节目,并教大家唱爱国歌曲,鼓动民众参军抗日。
8年,穿着草鞋打游击
1938年,国共两党都坚持三民主义并一致对外,魏中岩在定远等地时常与新四军宣传队同台演话剧,共同用石灰、红土出墙报,号召民众抗日保家卫国。
在表演抗日节目的同时,魏中岩等人时常也投入战斗,配合部队破坏铁路,袭扰日军。
在日军后方从事抗战活动随时有生命危险。魏中岩在河南商城时差点遇难,商城县曾是红军的根据地,有一次他们在宣传中被日军轰炸,很多人遇难,魏中岩钻入一木头下才得以幸免。
魏中岩对国家的贫弱有着切肤之痛。他回忆说当时我们没飞机,也没有防空炮火,就连枪支都不如人家,国产的手榴弹一炸成二半,有的还是哑弹。日军飞机随时跑来扔下炸弹,在平原,飞机会低空扫射,有日军便衣队便偷袭,有骑兵追击。在山区,日军对躲避的魏中岩等抗日士兵进行轰炸,在山脚下用小钢炮射杀,大家想还手都没机会,很多人就这么白白地牺牲。
日军的高压未能阻止魏中岩及战友的抗日行动,他们经常在日军的眼皮底下贴标语,在电线杆,在炮楼,在火车站台。日军一直将他们视为眼中钉,经常扫荡剿杀。
魏中岩和几十个战友以速度和夜行军来对付日军的扑杀行动。他们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任务,持续壮大了敌后抗日力量。
常年的奔波让魏中岩和战友穿不上布鞋,人人学会了编织草鞋,冬天穿草鞋去战斗也很寻常。抗战8年,魏中岩和战友走遍大别山区,他和妻子的脚上都布满了如同石板一样僵硬的老茧。那时日子虽然艰苦,但人人斗志昂扬,大家把自己的幸福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追求,拒绝内战少校甘当街头艺人
魏中岩在国军的宣传队中颇受重视,上峰给他们配备了电台和炊事员,每人每月薪水有15块大洋,而普通士兵只有6块;有专门的士兵保护他们,并且不让他们直接与日军战斗。
1938年,年仅18岁的他当上少尉,22岁当上尉,23岁又升任少校,但魏中岩一直属于无党无派人士,他认为抗日从军是保卫国家的需要,赶走日寇后,他只想去当“知识工人”。
皖南事变后,他们这些政治立场不明的人员被送到立煌县(当时安徽省临时政府驻地)“党政军工作人员训练班”进行集中教育,一方是隔离审核以防被共产党收买,一方面是政治洗脑,以防这些精英“投敌”。最后,训练班的所有人员要求“集体宣誓”入国民党,魏中岩就这么“被入党”。
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国军76师副师长在桐城招知识分子,要成立光复区宣传队,准备接收驻安庆的日军。副师长看中魏中岩能画会写,加上他与魏中岩的妻子是老乡,于是邀请魏中岩加入,接收日军在安庆、铜陵、荻港等地物资。在实地交接中,魏中岩发现战争让侵华的日本士兵也受了很多苦难,这些日军不仅要参加战斗,还要开荒、屯田,战争让他们一样过着奴役的生活。
日军投降后,魏中岩8年未见面的一家人得以团聚。父母对战争十分痛恨,他们耳闻目睹了太多生命的死亡。父母说他们从溧水县城逃到桐城,但家乡很快失陷,接着随逃难人流逃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幸好各地有难民接收所,提供救济稀饭,一家人才得以活下来。
1946年,魏中岩眼看国共两军要打内战,他深知战争残酷,自己又无法阻止,身为少校的他,动员已是上尉的妻子,双双脱离部队,解甲归田。
当时很多工厂见时局不稳,无心再招工,魏中岩只得在街头给人画像,摆地摊谋生,他渴望和平早日来临,国家早日进行建设,让所有的人安居乐业,早日圆他高级知识工人的梦想。
回忆,饥荒时共产党救了我
随着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魏中岩一家从溧水县城来到繁昌县峨桥镇(今芜湖三山区属地),当地乡绅推举他当峨桥学校校长。
1949年全国水灾,圩区的峨桥首当其冲,当时学校已放假,魏中岩没有去度假,他在泥水中赤着双脚,和村民们一同搬木料扛土袋救圩。这场大灾把他家的粮食全冲走,市面上已无米可买,很多人都逃荒去了,他一家人也面临着饿死的危险。但他坚守在抗洪一线,他的义举感动了红色政权,前来视察灾情的县长发现这个文人境界不一般,于是送来二百斤大米。“是共产党救了我,否则那年一家人要饿死掉。”魏中岩一直不忘当年之恩。
解放后,魏中岩没有加入任何党派,他在多所学校当任校长,妻子任教员,之后当了20年的“右派”被劳动改造,妻子也受牵连。老人很淡然地看待自己的一生,他说劳动改造让他天天从事农业生产,这给了他好身体。1979年平反后,有关方面恢复了他的校长职务。魏中岩对自己的子孙很满意,二个孙子都从北大毕业,一位去了美国,他们都找到了人生目标。老人说他的故事有很多人都经历过,他年轻时社会贫富分化大,富人有私人武装,到处有租界,每个热血青年都渴望国富民强,让穷人有饭吃,遇到日本入侵,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大家都会响应的。
93岁的魏中岩老人精神矍铄,每天早上4点多起来晨练,每天读书看报,老人爱好广泛,对书画很有研究,他深切地感叹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他感谢政府肯定了他们在抗日中的作用,让他们报效国家的青春融入祖国的血脉。刘先才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