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繁昌旧风俗:行嫁妆 戴凤冠 坐花轿及其它

2012-05-29 10:36:20

  旧社会的婚嫁喜庆有许多繁文缛礼。新人出嫁谓之“出阁”,娘家一般都要陪送嫁妆。如果娘婆二家都是有钱的富户,嫁家提前半年甚至几年就要把陪送女儿的嫁妆准备好,等到喜期的前几天,招摇过市地送到婆家去,叫做行嫁妆。在这上面,嫁女儿的人家,能够任意地摆阔气,显富贵,争面子。从新房,到橱房,凡是家庭所有的家具、物件、帐褥、衣饰,都是成双成对地陪送。有的甚至还陪送两口棺材,叫做周岁备百岁,照样是吉利的。行嫁妆是个最热闹的场面,嫁妆越多,抬嫁妆的队伍就越长,看的人也就蜂涌而来。沿途评论,嘻笑不绝。如婆家不远,还会跟到新郎家看饱再走。贫寒人家嫁女儿,无力陪送,但也要备办一“头”一“尾”,随女儿送到婆家。所谓“头”,即是梳妆台、镜子、头油、红绳之类,“尾”即是脚盆、提桶、便桶等。

  婆家娶媳妇、摆阔则侧重在花轿、乐队上。最阔气的花轿上面有很多的灯火,有的是羊角灯,有的是五色纱灯,后来也有用干电池灯泡的。轿杠四角也挂上四个彩色宫灯。晚上看去,真是五彩缤纷,好看极了。花轿上路,接亲送亲的人排成长队,看热闹的人,更是挤得轿前轿后,水泄不通。一路细吹细打,乐声悠扬,娘婆二家,引为极大的光彩。

  贫苦人家的姑娘出嫁,虽坐的是两人抬的青布小轿,但轿杠上也要挂四个红纸灯笼,以示吉庆。

  贫、富人家嫁娶区别虽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离不开迷信。姑娘上轿,要等天晚,黑得回头看不见娘家的屋顶才好,不然会把娘家带穷。姑娘穿了上轿鞋,脚就不能沾娘家的土,沾土就会把娘家财气带走,所以只能站在筛子上,由亲人背着上轿。而且要择吉日吉时。新人上轿时要送轿神,用筛子糊上红纸,画成八卦,挂在轿后,新娘子怀里揣着铜质怀镜。这一切都是用来避邪驱魔的。当年,迷信和繁琐的旧规,使新婚男女成了任人摆布的活傀儡。

  新嫁娘坐花轿还要穿霞披戴凤冠。这玩意儿是帝制时代宫廷贵人、官府夫人,小姐穿戴的。她们大概久经锻炼,头上练出了“功夫”,戴了那么重的冠子也不觉的难受。辛亥苦命后,推翻帝制,凤冠霞披成了演戏的行头。不想居然有人把这过时的东西保留了下来,专门租给新嫁娘出阁时戴。我十八岁时,抗日战争开始,我们逃难离开了家乡,照说已成了难民,还摆什么阔气!可是家长们在我出嫁时,还要弄个凤冠让我戴。并说这是子孙冠,还煞有介事地说,有福的人戴着它,轻松愉快;没福的才觉得沉重难受。没办法只好让他们给我戴上。天呀,头上好象突然套上个巴斗,压得头昏脑晕,浑身感到不自在。后来怎么把我送上轿,母亲、姐姐哭些什么吉庆话,(当时作兴“哭嫁”,说是越哭越发,而哭的全是吉庆词儿。有的人家还专门请会哭嫁的妇女来陪哭,以取吉庆和热闹)还有父亲说了些什么上轿前的嘱咐,我一概不知道了!幸亏夫家不远,两三个小时就到了。途中,我被闷在密不透风而又漆黑的花轿里,给那凤冠压得头胀欲裂,心里作呕,忍耐不住,竟在轿内呕吐了一阵。这是很糟糕的事,也是没法言说的事。吃了戴凤冠、坐花轿那么大的亏,事后却从不敢向人提起,怕是叫人知道了,说我没福气,不仅丢人,而且可能会引起婆家人对我的鄙薄和歧视。当年出嫁戴凤冠的女子很多,我想,她们是否有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呢!

稿件来源: 繁昌文史资料

编辑: 刘子俊